第三單元 第1課 克倫威爾 學案
(1)經過:驅散議會和“ ”,后被擁立為 。
(2)職責及措施: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陸海軍總司令。掌握了國家最高行政機關。
對全國實施軍區化管理。
(3)實質:是一種 統治。
3、頒布《航海條例》
(1)目的:排斥荷蘭的中轉貿易。(2)時間:1651年。(3)結果:引發 ,荷蘭失去海上霸權。同瑞典、丹麥、葡萄牙等國簽訂商約,鞏固了英國的海上權威與商業利益。
4、主要政績
(1)建立了有序的行政機構,改善了法律。(2)扶持 ,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3)發展工商業,使英國的工業生產超過革命前水平。
5、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1658年 去世,其子繼位。(2)1660年, 復辟。
(3)1688年,“ ”推翻復辟王朝。英國確立了 。
【合作探究】結合史實評價克倫威爾的獨裁統治。
【當堂檢測】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進步的共和主義者賴德洛指出:“國家本來可能在一個短時期達到人類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卻由于他一個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滅了。”
材料二:在我們的時代,有許多人懷著巨大的敬意回憶起克倫威爾,它是一個虔誠的為了國家的自由而奮斗的戰士。 ——納薩爾尼•克魯奇《克倫威爾的歷史》(1962年)
材料三:如果說在危急的關頭,克倫威爾的寶劍曾拯救了議會事業的話,那么畢竟他在歷史面前是一個以獨裁和軍事統治者的面貌而出現的,他作為士兵和政治活動家的全部品質,卻是和英國人民的天性永不協調的。 ——丘吉爾《英國民族的歷史》
請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別是怎樣評價克倫威爾的?
(2)材料在對克倫威爾的評價問題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評價克倫威爾的分歧反映了什么問題?
(3)你認為應當怎樣評價克倫威爾?
第三單元第一課克倫威爾
【合作探究】克倫威爾掌權后,對外征服愛爾蘭和蘇格蘭,頒布《航海條例》、發動英荷戰爭,與瑞典、丹麥、葡萄牙簽訂商約,維護和鞏固英國的海上權威和商業利益。對內建立有序的行政機構,改善法律,扶植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積極發展工商業,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但是,英國共和制還處在不成熟的階段,封建君主思想沒有得到徹底批判,舊勢力沒有被鏟除,加之克倫威爾本人也逐漸擅權專斷,好大喜功,多次解散議會,建立起軍事獨裁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