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第3課 拿破侖 學案
(4)經濟上:建立 ,整頓國家財政,扶植資本主義發展。
(5)軍事上:廢除雇傭兵制,代之以 。
(6)法制上:編撰和頒布了民法典又稱為《 》,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經典。
四、走向末日
1、末日原因:
(1)大陸封鎖:18xx年11月,頒布“ ”,絕對禁止歐洲大陸與英國通商。
(2)兩線作戰:大舉進攻俄國,失敗,元氣大傷; 大會戰,陷入四面楚歌困境。
2、帝國覆亡:18xx年法蘭西第一帝國覆亡, 復辟。
3、百日政權:
(1)再登皇位:18xx年,拿破侖逃出 ,重返巴黎,推翻了波旁王朝。
(2)曇花一現:英、俄、普、奧等結成第七次反法聯盟,在 決戰中打敗拿破侖,拿破侖再次遭流放。
【合作探究】法國大革命開始至法蘭西第一帝國覆亡的二十余年中法蘭西不曾間斷戰爭。先有普奧聯軍的武裝干涉,繼而是歐洲反法聯盟的進攻。拿破侖帝國時期又頻繁對外戰爭直到萊比錫之戰,法蘭西第一帝國開始走向瓦解。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英國參加和組織反法聯盟是為了什么?
(2)你怎樣看待和評價拿破侖對外戰爭的性質?萊比錫之戰為什么被稱為“民族之戰”?
(3)拿破侖對外戰爭對法國有何影響?
【當堂檢測】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用不斷的戰爭來代替不斷的革命。 -----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材料二:對德國來說,拿破侖并不像他的敵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摧毀人。
-----恩格斯《德國狀況》
材料三:他把他的法典帶到他征服的國家里,這部法典比歷來的法典都優越得多。
---------恩格斯《德國狀況》
材料四:法國大革命的幾次戰爭起初是民族戰爭,而且確實是這樣的戰爭。這些戰爭是革命的:保衛偉大的革命,反對君主國聯盟。但是,當拿破侖建立了法蘭西帝國,奴役歐洲許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國家的時候,法蘭西的民族戰爭便成了帝國主義戰爭,而這種帝國主義戰爭又反過來引起了反對拿破侖帝國主義的民族解放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