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
一、課標內容1.概述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2.關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預防。二、教學要求
第一節 人體對抗病原體感染的非特異性防衛
基本要求1.說出人體對抗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2.簡述人體對抗病原體的第二道防線。
發展要求
說明“小資料:白細胞”,只提供學生閱讀,不要求學生記憶或掌握具體內容。
第二節 特異性反應(免疫應答)
基本要求1.說出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區別,樹立正確的免疫觀。2.辨別抗原與抗體、t淋巴細胞與b淋巴細胞。3.簡述淋巴細胞識別入侵者的過程。4.概述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的過程。
發展要求舉例說出免疫接種的應用。
說明1.“淋巴細胞如何識別入侵者”、“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不作拓展。2.“小資料:單克隆抗體”,只提供學生閱讀,不要求學生記憶或掌握具體內容。
第三節 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
基本要求1.說出免疫功能的異常反應。2.說出引發艾滋病的病毒及對人體免疫系統的影響。3.討論艾滋病的流行和預防措施,養成正確對待艾滋病的科學態度,做到潔身自愛。
發展要求
說明1.“小資料:自身免疫病”,只提供學生閱讀,不要求學生記憶或掌握具體內容。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不作拓展。2.“活動:調查青少年中常見的免疫異常”不作要求。三、教學建議1.課時建議(共計6課時)第一節 人體對抗病原體感染的非特異性防衛1課時 第二節 特異性反應(免疫應答)2課時第三節 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2課時復習與小結1課時2.教法建議(1)第一節《人體對抗病原體感染的非特異性防衛》的教學重點與難點都是人體對抗病原體的第二道防線。可借助戰爭的比喻,讓學生理解好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與第二道防線,同時明確這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否進入人體的體液。可結合一些具體例子讓學生來判斷,如唾液的殺菌,學生常常誤認為是第二道防線,對此教師應讓學生學會區別的方法。從皮膚破損后的炎癥反應,說明其中一些變化,由于這種現象是學生經常碰見的,可通過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說出。(2)第二節《特異性反應(免疫應答)》的教學重點與難點都是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由于本節內容比較多且復雜,在教學時,如果沒有把知識整合好,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就缺乏系統性,這樣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可讓學生先閱讀教材相關內容,然后進行分析,要求學生比較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過程,辨別這兩個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細胞如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記憶細胞、成熟的t淋巴細胞、輔助性t淋巴細胞、細胞毒t淋巴細胞、成熟的b淋巴細胞、效應b細胞等,明白這兩種免疫既有其各自獨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發揮免疫效應。“免疫接種可以戰勝許多傳染性疾病”涉及到免疫學的應用,教師可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資料,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使學生能深刻地體悟到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密切關系。(3)第三節《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的教學重點與難點都是艾滋病的病理及其預防。為此,教師在設計時,可以艾滋病問題為切入口,圍繞艾滋病問題的討論而逐步展開,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針對免疫是不是越強越好的問題,引入免疫調節異常情況如過敏癥的學習。②通過艾滋病導致人體免疫缺陷的現象,引入艾滋病發病機理的學習。③艾滋病是一種傳染病,它有自己的傳播途徑,從而引出人類要學會預防艾滋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