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激素調節
科學史是寶貴的教育資源之一,其教育價值不僅僅局限在科學知識本身,更在于提供了這些知識產生的背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引入科學史,應打破歷史事實的硬殼,充分展現科學史內在的價值。當前,挖掘生物科學史的教育功能,積極探求有效的途徑和方法,使其真正走進課堂,發揮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的作用,是高中生物教師值得探究的問題。下面結合自己近年來在教學方面就科學史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方面的作用談一些認識。
一、生物科學史融入課堂教學的作用
1、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在歷史背景下看生物科學的孕育、產生和發展,使生物學知識、原理和規律變得生動鮮活而富有生命力,這正是生物科學史融入課堂教學的魅力所在。而生物學家的感召力和生物學史的真實性,更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動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知識、能力、情感和人文素養方面得到和諧發展。
2、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教學中適時適地穿插講述史料,內容包括生物學家的趣聞軼事、重大發現、著名實驗等。內容精煉但寓意深刻,無需太多的指點,學生就能迅速、敏捷、準確地洞悉教師所要傳達的意念,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使學生從中體察到科學研究的艱辛和追求科學的自強不息的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立志為科學獻身和創新的精神。
3、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生物科學史的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記住這段歷史和結論,而是要將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整合其中,創設情景讓學生重走科學家探究之路,體驗科學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深化認識的過程和探索的精神。生物科學史能夠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情感發展三方面的教育融合起來,因而生物科學史的教育對學生乃至教師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更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將生物科學史融入課堂教學的案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標題】第四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
【提問】1、向日葵幼嫩的花盤為何跟著太陽轉?窗口鮮花為何向著窗口彎?
(單側光的刺激)
2、破土而出的幼苗為何莖背地,根向地?
(重力的刺激)
這些現象都與植物激素的調節作用有關
細致觀察
積極回答
圖片展示,激發興趣。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標題】第一節 植物的激素調節
【導入】師生共同分析上述例子的特點
(1)外界刺激特點:單一方向;
(2)植物反應特點:定向運動。
一、植物的向性運動
1、概念: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
積極回答
齊聲朗讀
(p75)
師生互動,引出概念。
指導讀書,找關鍵詞。
問題情境1:向日葵的向光性與含羞草的小葉合攏體現生物的哪一個生理特征?(生物的應激性)
問題情境2:它們對刺激所作出的反應與刺激的方向有關嗎?(向性運動與刺激方向有關,感性運動與刺激方向無關,但都是為了適應環境。)
2.意義:為了適應環境。
【設疑】植物表現出向性運動與生長素的調節作用有關。科學家們是怎樣發現生長素的存在和作用的呢?對此,科學家們不是憑空想象,一切結論的得出都源于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