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激素調節
植物的激素調節
學習內容:
學習植物的生命活動調節,包括植物的向性運動、生長素的發現、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生長素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合成和主要生理作用。
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不同的器官、對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反應不一樣,體現了組織器官的生理差異性;植物的不同部位產生的激素不一樣,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多種激素的調節控制,體現了生命活動的統一性,生物體內各個器官、系統協調統一,才能對外界變化作出相適應的反應。
學習重點:
1.生長素的發現 (知道,掌握發現過程中的幾個經典實驗)
2.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理解,掌握生長素的作用及其原理,會分析由于生長 素的分布造成的生理生長差異)
學習難點:
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的向性運動,頂端優勢等都是生長素的生理應用。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兩重性,一般體現在低濃度的生長素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生長素抑制植物生長。
教學過程:
引入:觀察一盆向光生長的植物,學生總結其特點,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是否還有類似的現象?觀看植物運動的多媒體資料。
1.植物的運動
1. 向性運動
a. 概念:植物體受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定向運動
b. 分類:
植物幼苗的向光性 頂端分生組織生長過程中體現出向光生長
根的向重力性 在重力影響下向向心力方向生長
根的向化性 由于某些化學物質在植物周圍分布不均勻引起的生長。如:植物的根部是朝向肥料較多的土壤生長。
根的向水性 當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勻時,植物的根有趨向較濕的地方的特性
c. 特點:(總結特點)
定向刺激決定定向運動
生長過程體
不可逆的運動
植株整體體現
2. 感性運動
a. 概念:植物受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
b. 分類:
感震性 的,在植物體內可迅速傳遞一種可逆性運動。如含羞草不僅在夜晚將小葉合攏,葉柄下垂,即使在白天當部分小葉遭受震動
感夜性 由生物鐘控制的,因光敏色素的作用引起的植物對光暗的反應��植物的有節律的晝夜變化。許多植物(如大豆,花生,木瓜,含羞草,合歡等)的葉子(或小葉)白天高挺張開,晚上合攏下垂
感熱性 植物對溫度變化所起的反應。溫度變化可使郁金香和番紅花的花開放或關閉,這是一種長久性的生長運動
c. 特點:(學生自己比較總結特點)
外界刺激方向不能決定其運動方向
植物生理條件決定
植物體的局部運動
可逆緊張運動或是不可逆生長運動
3. 意義(強調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適應性,引導分析向性運動的適應性意義)
植物的運動是植物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
運動 特點 適應
向光性 使莖、葉處于最適宜利用光能位置 有利于接受充足陽光而進行光合作用
向重力性 使根向土壤深處生長 有利于根對植株的固定,有利于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感震性 葉片在刺激時及時合攏 保護植株免受傷害
4. 原因
引起植物感性運動的原因很多
植物向性運動與植物體內的特殊化學物質��生長素的調節有關
提問:相信運動是怎樣產生的呢?植物的向性運動與動物的運動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