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激素調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生命活動的調節方式,及其對生物體的意義;了解激素的概念;了解植物生長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和作用特點,并通過對植物生長素的認識,初步了解激素的作用特點;初步了解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2.通過學生學習植物生長素的發現過程,使學生了解研究植物激素的實驗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生命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3.在關于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的教學中,通過聯系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和進行生命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重點、難點分析 1.生命活動的調節方式及其對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作用,是本課題教學的重點之一。因為:本課題是繼細胞、生物的新陳代謝、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等課題之后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分析生物體內的各種代謝活動和嚴格有序的生長發育過程,需要多種生命結構和代謝活動的協調才能完成,這種機體內部的協調統一是通過生命活動的調節功能實現的;另一方面,生物體生活在環境中,隨時對環境中的各種因子的變化,產生適應性的反應,這種生物機體與外界環境的統一也是通過生命活動的調節來完成的。通過本課題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生命活動的調節方式及其對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作用,可以進一步理解生命是一個極其復雜的自我調控的系統。2.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是本課題教學的又一重點。一方面,學生通過對植物生長素的認識,可以理解植物激素的特點和植物調節生命活動的方式等基本知識;另一方面,植物生長素的類似物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較普遍,在該內容的教學中可以較好地聯系實際,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對學生進行生命科學價值觀的教育。3.植物生長素的發現過程,也是本課題教學的重點。雖然植物生長素的發現歷史,并不一定需要學生重點記憶,但是通過分析生長素的發現過程,可以使學生理解科學家的認識過程和科學實驗方法,體現了科學家的邏輯思維的特點。因此對該內容的教學應給予一定的重視。4.植物激素的特點,是本課題教學的難點之一。雖然學生在初中生物課的學習中,對激素的知識具有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對激素類物質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對激素的產生、運輸和作用等特點缺乏具體感性的認識,因此該內容是教學的難點。5.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是本課題教學的又一難點。從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看,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不是本課題的教學重點,在教學中不宜占用較多的時間講述各種激素的作用和相互關系。但是使學生了解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對學生較完整地認識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處理用較少的時間,使學生了解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課題的參考課時為二課時。二、第一課時:1.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2.關于教學過程的說明:(1)通過回顧 生物體內各種代謝間的協調性、生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嚴格的順序性,指出這種機體內部活動的協調統一,是通過機體的調節機制實現的。在此可列舉一兩個具體活動進一步說明,如人體由平靜到劇烈運動狀態的過程中,呼吸、循環、消化等活動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