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激素調節
胞壁要擴大,就首先需要軟化與松弛,使細胞壁可塑性加大,同時合成新的細胞壁物質,并增加原生質。實驗證明,用生長素處理燕麥胚芽鞘,可增加細胞壁可塑性,而且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影響下,其可塑性變化和生長的增加幅度很接近,這說明生長素所誘導的生長是通過細胞壁可塑性的增加而實現的。生長素促進細胞壁可塑性增加,并非單純的物理變化,而是代謝活動的結果。因為,生長素對死細胞的可塑性變化無效;在缺氧或呼吸抑制劑存在的條件下,可以抑制生長素誘導細胞壁可塑性的變化。二、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在植物生長發育的過程中,任何一種生理活動都不是受單一激素的控制,而是各種激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是受多種激素的相互作用所控制的。例如,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增殖,而生長素則促進增殖的子細胞繼續增大。又如,脫落酸強烈地抑制著生長,并使衰老的過程加速,但是這些作用又會被細胞分裂素所解除。再如,生長素的濃度適宜時,促進植物生長,同時開始誘導乙烯的形成。當生長素的濃度超過最適濃度時,就會出現抑制生長的現象。研究激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對生產實踐有著重要意義。三、植物激素類似物;隨著對植物激素的研究,人們也在不斷地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類似物。這些植物激素類似物,一般叫做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很多,根據功能的不同,可分為植物生長促進劑(如奈乙酸、2,4-d等)、植物生長抑制劑(如三碘苯甲酸、青鮮素等)和植物生長延緩劑(如短壯素、多效唑等)三類。下面舉例簡要介紹它們的作用和應用情況。吲哚丁酸:吲哚丁酸簡稱iba。純品為白色或微黃色的晶體,稍有異臭,不溶于水,能夠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中。在使用的時候,可以先把它溶解在少量酒精中,然后再加水稀釋到所需要的濃度。它主要用于促進植物的插條生根,尤其對生根作用明顯。但是,吲哚丁酸誘發出的根細而長,而奈乙酸誘發出的根比較粗壯,因此,生產中常將這兩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合作用。三碘苯甲酸:三碘苯甲酸簡稱tiba,純品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中。三碘苯甲酸能夠阻礙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抑制莖的頂端的生長,促進側芽的萌發,從而使植株矮化、分枝增多,并且使開花數和結實數增加。三碘苯甲酸已經廣泛應用于大豆生產中,用它的溶液噴施大豆植株,可以使植株變矮,分枝增多,結莢率提高,從而提高大豆的產量。矮壯素:矮壯素簡稱ccc,化學名稱是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銨。純品為白色結晶,易溶于水。它的作用與赤霉素相反,能夠抑制細胞伸長,但是不抑制細胞分裂,因而能夠使植株變矮,莖稈變粗。矮壯素對于防止水稻和小麥倒伏,阻止棉花蕾鈴脫落和提高產量,具有明顯的效果。由于矮壯素不容易被土壤固定,也不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所以直接施用到土壤中效果比較好。多效唑:多效唑簡稱pp333。多效唑能夠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減緩植物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并且抑制莖稈伸長。多效唑廣泛應用于果樹、花卉、蔬菜和大田作物,效果顯著。例如,對番茄幼苗噴施多效唑后,可以使幼苗矮壯,分枝多。值得注意的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屬于農藥類。雖然它們的毒性一般是低毒或微毒,但是在使用中仍然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保證人、畜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