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變”教學設計
。▌赢嬶@示)鈾核的分裂過程,如圖2所示。
(動畫顯示與教師講解)重核分裂成中等質量的核而放出核能的反應,稱為裂變。
(動畫顯示)兩種可能的鈾核裂變方程是
,
。
。ㄔO問)鈾核裂變確實能釋放出巨大的核能,那么使鈾核實現持續的裂變是否可行呢?
3.從可行性考慮──介紹核裂變的鏈式反應
。ń處熤v解)發現核裂變的消息一發布,費米等物理學家立即想到由于裂變產生單個的中子,這些中子又會使別的核裂變,形成鏈式反應,隨著大量鈾核發生裂變,中子數目成幾何級數地增長,幾千克鈾在幾微秒內裂變盡,這是多么大的能量釋放啊!有一次,費米站在他的辦公室的窗旁,俯瞰著紐約市喧鬧的街道,他把手指彎成杯狀──好像拿著一個橙子似的,沉思道:“這么大的一個炸彈,一切就消失了。”
。▌赢嬶@示)鏈式反應如圖3所示。
。ń處熤v解)在一次鈾核裂變中可放出2~3個中子,這些中子被稱做第一代中子。如果能使這些中子(至少有一個)繼續轟擊鈾核,使之發生裂變,繼而又產生第二代中子,這樣不斷繼續下去,中子數會不斷增加,可能實現原子核的鏈式反應。通過鏈式反應,實現核能的充分釋放。
要實現鏈式反應必須有兩個條件,其一是反應物,自然界中能發生鏈式反應的天然原料。
只有一種即鈾235。天然鈾中鈾235很少,每140個鈾原子中只有一個是,其余都是,而只能吸收中子變成放射性同位素。實現鏈式反應的第二個條件是的體積要達到一定大小,即達到臨界體積,使中子有足夠的空間機會擊中鈾核。由于與是同一元素的兩種同位素,無法用化學方法進行分離,故欲提取一個臨界體積的純并非易事。1940年,科學家制造出了94號新元素pu,這種非天然元素與一樣,受到一個中子撞擊時容易發生裂變,而且這種新元素可以用化學方法從生產它的鈾中分離出來。
(動畫顯示)人工元素钚的產生:
。
。
從核能應用的可行性考慮,應當做到投人小、產出大,可以連續進行,有足夠的原料。鈾和钚裂變的發現,使人類進入了核時代。
4.介紹核彈(原子彈)
(掛圖顯示)槍式與內爆式原子彈原理。
。ɑ脽麸@示)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時的巨大蘑菇云;“兩彈一星”功勛王淦昌。
5.介紹核能的和平利用
。ㄔO問)和平利用核能,關鍵在于控制,若要利用核裂變釋放的核能發電,必須控制哪些因素?
(要求回答)原料;反應速度;能量輸出。
。ㄕ垖W生閱讀教材、思考、分析后概括)
(教師講解)用來發生裂變的裝置叫做核反應堆。我們來了解核反應堆是怎樣實現對原料、反應速度與能量輸出調控的。
(幻燈顯示)科研用反應堆外觀、核反應堆廠房外景,反應堆結構示意(如圖4所示)。
(設問)反應堆中鈾棒就是核原料,它是用濃縮鈾(其中鈾235占3%-4%)制成的,為什么要用濃縮鈾?
。ㄒ蠡卮穑┨烊烩欀兄挥0.7%是鈾235,中子轟擊到鈾235核的幾率太低,因此核反應堆里必須用濃縮鈾235,并且需要達到一定的體積(即臨界體積),以利于中子擊中鈾核并引發鏈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