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變”教學設計
(設問)研究表明,鈾235具有易俘獲慢中子,而不易俘獲快中子的特點。但裂變時產生的中子速度很大(平均能量為2mev),不容易被鈾235俘獲而引起裂變。核反應堆中采取水()、重水()或石墨做減速劑使快中子轉化為慢中子,其原理是什么?為什么選用水、重水或石墨做減速劑?
(要求回答)視中子與作為減速劑的核發生彈性正碰,碰撞核的質量(一般大于中子質量m)設為m,由于碰撞中動量與動能守恒,一個速度為v的中子,碰后速度大小為,碰撞核與中子質量越接近,碰撞前后中子速度的減少量越接近最大值移,亦即中子慢化效果越好。氫核質量與中子接近,故用水做減速劑慢化效果最好(這里教師可作預案:氫核易吸收中子而成為氘核,有可能使鏈式反應無法繼續;重水不易吸收中子,其慢化效果僅次于水,但重水價格昂貴,一般用于科研;石墨的優點是材料便宜,易組裝,但慢化效果不如重水)。
(設問)如前所述,鏈式反應一旦形成,巨大能量的釋放是極其迅猛的,為了較平緩地釋放核能,必須控制鏈式反應的速度,用什么方法可以控制鏈式反應的速度呢?
(要求回答)可通過調控中子數來控制反應速度,在核反應堆中,用鎘材料做成控制棒,當反應過激時,可將控制棒插入反應堆中,吸收過多的中子;當需要加快核反應時,則將控制棒抽出些,從而控制核反應速度。
(幻燈顯示)核電站示意圖,如圖5所示。
(教師講解)核燃料裂變釋放出來的能量大部分轉化為熱能,使反應區溫度升高。水或液態的金屬鈉等流體在反應堆內外循環流動,把反應堆內的熱量傳輸出去,用于發電,同時也使反應堆冷卻,保證安全。核反應堆放出的熱使水變成水蒸氣,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
6.討論、分析核電站的優缺點
(教師講解)看待一個事物的出現,總要以辯證的觀點來分析。核能作為新能源,與常規能源相比,也有它的優缺點。
(幻燈顯示)優點是核能的能效高,對環境污染少。
缺點是核電站產生的“廢物”具有放射性,其放射線對人和生物是有害的,而且有些裂變產物的半衰期可達幾千年,隨著地球上的核電站越來越多,核廢料的處理將是擺在人類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點評 本節課的--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著手,對教材的三個部分(什么樣的核反應可以釋放核能;裂變的特點;核能的和平利用──核電站)以豐富的多媒體課件、詳實的資料文字和多元的教學手法,對學生展開物理學史、科學方法、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創新意識及人文精神的教育。完美地展示了人類從揭示核能、研究核能到和平利用核能的發展過程,較好地落實了新課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