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詩四首 教案
一、二句寫酒香襲人。酒是新釀的酒,還未濾清,上面浮著酒渣,微綠色,細小如蟻。爐火正旺,爐是紅泥鑄就的,小巧而又簡樸雅致。紅紅的爐火,泡沫浮動的綠酒,香氣自然十分誘人。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天快黑了,一場雪馬上就要飄灑下來,此時你能來和我共飲一杯酒嗎?天欲雪:天要下雪了。雪,名詞用做動詞,下雪。無:表示疑問的語氣詞,相當“么”或“嗎”。]
三、四句邀對方傍晚過來飲酒。一場暮雪眼看就要飄灑下來,室外寒氣襲人,而時值黃昏,還有什么比朋友間飲酒敘情更能令人快慰的事呢?結句雖為問句,但給人盛情難卻之感。
名家賞評 豈非天下第一快活人。(清黃周星《唐詩快》,清康熙二十六年書帶革堂刻本)
樂天詩極清淺可愛,往往以眼前事為見得語,皆他人所未發。(清田雯《古歡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清詩話續編》本)
結構巧解
《輕肥》
全詩共分三層。
第一層,寫宦官們赴宴時驕橫跋扈之狀。
第二層,寫軍中宴會的豪華場面。
第三層,與慘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現實進行對比,揭示了當時廣大人民的悲慘處境。
《花非花》
首二句給人一種難以說清、捉摸不定之感,三、四句頗使人疑心是在說夢。尾二句以“來”“去”關聯,生發出兩個新的比喻。“夜半來”者如春夢,春夢雖美卻短暫,于是發出疑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去”如朝霞,朝霞雖美卻易幻滅,于是又發出一嘆“去似朝云無覓處”。
捉摸不定 短暫易逝、難持長久
《杜陵叟》
全詩共分四層。
第一層,寫出災情之嚴重。
第二層,寫官吏們在此天災面前的可惡表現和百姓們的困難處境。
第三層,寫詩人難抑憤怒之情,改第三人稱為第一人稱,用“杜陵叟”的口氣,痛斥了那些為自己升官而不顧百姓死活的“長吏”。
第四層,寫皇帝得知災情而下詔免稅.表面上是歌頌了皇帝的仁德,實際上語含諷刺,矛頭直指最高統治者。
《問劉十九》
一、二句寫酒香襲人。三、四句邀對方傍晚過來飲酒。
寫作特色
《輕肥》
對比手法的運用
詩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性,這首詩運用對比的方法,對宦官的驕橫之態作了深刻的諷刺和揭露。詩人不作一句評說,不發一句議論,把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并列寫出,讓讀者悟出應有的結論,這比主觀議論更有說服力,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這比直接發議論更能使人接受詩人所要闡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說服力。末二句直賦其事,奇峰突起,使全詩頓起波瀾,使讀者驚心動魄,確是十分精彩的一筆!
《花非花》
博喻手法的使用
此詩詩意朦朧,帶有一種淡淡的感傷之情。由一連串比喻構成,環環相扣,反復以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說明的喻意。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這種手法為博喻,主要表現為以多個鮮明的喻體表現一個并未說明的主體。詩詞中用“博喻”的例子很多,但一般被喻之物都是明確的。而此詩之間用作比喻之物,不只被比喻之物,好像一個耐人尋思的謎。正因為如此,詩意也就“朦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