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必修五教學案全套4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
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復前行,欲窮其林
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②時
時則不至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別君去兮何時還
時不利兮騅不逝
學而時習之
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
時與出游獵
③知
小知不及大知
朝菌不知晦朔
孰為汝多知乎
知我者,鮑子也
悲歌辭舊愛,銜淚覓新知
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學習導航〗
一、問題探討:
1.作者在第六小節再寫鯤鵬與是否和前文內容重復,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鯤鵬上了九萬里,但和蜩,學鳩以及斥安鳥是否有本質差異?為什么?
3.第七小節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意在闡述什么?
〖當堂測試〗
1.、解釋加點的詞
①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______
②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________________
③辯乎榮辱之境________________
④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句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①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a.①世人都非難他,他不因此更加沮喪。
②(列子乘風)雖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風則不能行)還是有所依靠。
b.①世人都反對他但并不因此增加沮喪。
②(列子乘風)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風則不能行)還是有所期待。
c.①世人都非議他而不因此更加沮喪。
②(列子乘風)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風則不能行)還是有所期待。
d.①世人都反對他但并不增加沮喪。
②(列子乘風)雖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風則不能行)還是有所依靠。
3.對本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善行能聯合一鄉之人,宋榮子嗤笑他們,而沒有向他們學習,這是不對的。
b.世人都稱贊宋榮子,他并不因此奮勉,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榮子對世俗的榮譽并沒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脫俗,達到了逍遙的境界。
d.只有無所待的人才能達到至人境界。
4.翻譯下列語段,加深對課文內涵的理解。
①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遙游》)
②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云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齊物論》)
〖課時領悟〗
〖拓展延伸〗
思考:學習莊子有什么現實意義?(喜歡莊子的同學可以讀一讀《莊子心得》、《十家論莊》《莊子新論》或者瀏覽國學網,中國知網進一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