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說課稿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說課稿
課題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課型
綜合課
授課時數
1課時
說教材1、教材地位:矛盾是聯系的根本內容,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的觀點是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也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兩點論則是矛盾分析法的基礎和邏輯起點。2、教學目標:知識方面,讓學生理解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對待矛盾的態度和方法;能力方面,培育學生辨證思維能力、分析與綜合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覺悟方面,引導學生堅持“一分為二”地看待人和事,正確理解并自覺堅持黨的方針政策。3、教材重難點:矛盾普遍性原理是兩點論的理論基礎,學生對“時時有矛盾”存在模糊認識,故確立為本框重點;運用兩點論分析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牽涉到重大的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限于學生生活經歷和理解能力,故確立為本框難點。4、教材處理:設計導讀提綱,引導學生加深對原理的理解,并自行設計知識結構圖表;結合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方法論解決實際問題;克服教材的滯后性,補充第三個文明,做到教與學的與時俱進!
說教法“四環節”教學法 遵循認識發展的一般規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為目標,在本節教學中,根據教材特點和課改精神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采用“四環節”教學法,教學過程始終以學生發展為主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教學理念,并結合現代教育手段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做法如下:1、自學導讀:布置閱讀,指明閱讀任務(導讀提綱),指導學生歸納教材結構,并讓學生動手設計結構圖表。側重于讓學生占有教材感性材料。2、討論質疑:引導學生針對掌握的感性材料作理性思考,對教材質疑,針對閱讀中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內部交流,集體解決;小組討論不能解決,由組長做好記錄,并總結發言。討論期間,教師巡視并參與討論,同時了解討論情況。3、精講釋疑:根據各組發言,引導小組外部交流,教師視情況精講釋疑,實現認識的反復。4、實踐鞏固:通過練習、小測及其他實踐活動,由理性認識回歸實踐,實現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
說學法學情問 題 探 究 法1、分工:課外設計印發《個人問題探究跟蹤表》(附后),視學生能力,有條件的可在課堂當堂分發。指導學生在預習的同時,對教材進行質疑,并按要求獨立完成表格。2、合作:設計分發《小組問題探究跟蹤表》,由四人小組組長操作,對個人問題匯總、篩選,評出中心議題,圍繞中心議題組織小組討論,作好成員發言記錄,以此作為組長發言提綱。3、交流:成果展示。在組內交流的基礎上,引導組長把本組討論的問題進行組外交流,允許爭論,鼓勵爭鳴;交流形式多樣,以學生之間為主,間以師生之間交流。4、指導:整個探究過程教師作為參與者、組織者、合作者、促進者的身份并不排除其指導作用。指導要求既允許個體差異,注意分類指導;又扣緊教學任務,進行課堂紀律調控,教會學生傾聽和自律。
說教學設計
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手段
教師關鍵語言
時間
復習
導入判斷:注1下列觀點哪些是哲學上的矛盾?討論思考屏幕展示:1、 判斷題2、磁鐵變形明確什么是矛盾后,我們今天進一步深入研究——矛盾有什么特點?這個特點給我們什么啟示?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