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課題:7.1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基本要求1.理解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及其要求。2.把握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的依據.發展要求從整體上領會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能力目標提高統籌能力,學會運用聯系的觀點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情感目標樹立辯證法聯系的觀點,深刻理解循環經濟的哲學依據,進而支持和參與低碳生活..教材分析重點理解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及其要求難點綜合運用聯系的觀點特點多角度分析事物.學情分析分解聯系的特點逐個理解,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但綜合分析和運用觀點,學生難以全面和準確掌握.教學設計教學環節生活事例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備注說明課前導入唯物論和辯證法回顧已有知識,聽講即將要學的知識.唯物論:回答了世界的本質是什么――物質;辯證法:要后回答世界的狀態是怎樣――聯系、發展、矛盾。承前啟后后導出辯證法的觀點,有助于先生感知哲學知識體系。新知學習1.什么是聯系?2.食物鏈 3.孤軍奮戰、孤注一擲等詞語4.“浙c·88888” 與166萬5.沙塵暴與洪水等自然災害圖片6.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7.諺語:唇亡齒寒。時勢造英雄。無風不起浪。牽一發而動全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雨露滋潤禾苗壯,萬物生長靠太陽.1.自主閱讀課文。2.尋找并回答食物鏈中聯系著的事物和要素.3.討論孤軍奮戰等詞語是否說明有些事物是可以孤立存在?4.思考:任何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那是否意味著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聯系?5.用聯系的觀點分析造成自然災害的原因并提出解決的辦法.6.朗讀名言并感悟其哲學道理,分析行動與習慣\性格\命運之間的關系.7.判斷所屬的聯系.引導、點撥、總結、歸納:1.聯系的定義:聯系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2.聯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外部)②每一個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內部)③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整體)方法論: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 3、聯系的客觀性(1)聯系客觀性的含義: 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2)聯系的客觀性的基本要求: 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3)聯系是客觀的,并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人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4、聯系的多樣性(1)多樣性的表現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內部聯系 與外部聯系,本質聯系 與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 與偶然聯系,因果聯系,整體和部分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