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教學設計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本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必修部分“生活與哲學”模塊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一框內容。第七課包括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兩個框題。第一框共設三個目題:第一目論證聯系的普遍性,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第二目論證了聯系的客觀性,證明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第三目說明聯系的多樣性。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唯物辯證法是科學的世界觀,又是指導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本單元在全書中處于特別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學生分析高二學生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看問題處于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發展階段,形象思維比較強,抽象思維在逐步發展。哲學是一種思維科學,理論比較抽象,學生沒有實際的體驗而無法理解抽象的理論,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因此在教學中結合身邊具體事例和當今時政,善于利用學生身邊的,貼近學生思想、生活、經驗的例子,創造愉悅的教學情境。三、設計思想教學中貫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把握時代性,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實際的學生生活中,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經驗,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去體驗,感知哲學,從而親近哲學,讓學生明白其實生活充滿哲學,“生活處處皆哲學”。堅持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在課堂上創造故事情境、體驗情境等方法運用各種具體形象的材料將抽象的哲學原理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以增強教學效果,從而激發學生想象和思考的積極性,建構生活化的課堂。應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采取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學習方式。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識記理解聯系的含義,聯系的特性及其方法論要求。 2、結合生活實例,運用相關原理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全面地、聯系地看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應用多媒體等手段收集處理信息。通過具體的事例使學生理解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普遍聯系的,說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這種聯系具有客觀性,多樣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學會把握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自覺維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增強環保意識。自覺地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作到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形成辯證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