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往開來 綜合創新 學案
第2課時 繼往開來 綜合創新
課 程 導 入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支撐。公民道德建設,必須繼承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還要發揚我黨的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
思考: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有什么現實意義?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要求是什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探 究 新 知
學點1 繼承優良傳統
1. 繼承中華傳統美德的現實意義
(1)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精華,反映了歷史進步的要求,具有無窮的感染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2)中華傳統美德,凝結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支柱。
2. 我國公民道德建設要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1)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培育了優良的傳統道德。公民道德建設,必須繼承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
(2)繼承優良傳統,要發揚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這些優良傳統,集中體現在不斷豐富的民族精神之中。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繼承發揚這些優良傳統,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問題研討1
中國古代傳統道德重視人倫關系的協調,重視精神境界的提升,重視“仁者愛人”的精神涵育等。繼承優良傳統就是繼承中國古代傳統道德?這種說法對嗎?請說說你的理由。
。
例1 東漢時期,楊震廉潔自律的故事被傳為美談。荊州刺史楊震調任東萊太守,上任途中經過昌邑。昌邑令王密深夜帶了10斤黃金去送給楊震,并說:“現在已是深夜,沒人知道。”楊震生氣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說沒人知道?”王密只好羞愧地帶著黃金回去了。這說明 ( )
a. 中華傳統美德是固定不變的 b. 楊震的做法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具體體現
c. 楊震堅持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d. 楊震的做法是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中華傳統美德的相關知識。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培育了優良的傳統美德。在封建社會里,楊震的行為是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的,不是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a、c、d三項說法錯誤,應選b項。
答案 b
學點2 弘揚時代精神
1. 道德的產生、變化和發展
(1)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作為人類精神生活的一種方式,它歸根到底取決于社會物質的生產方式,而物質生產方式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不斷變化、發展,道德也隨之變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