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陸地環境的組成巖石與地貌
注意: 海底巖石年齡由生長邊界(大洋中脊)向兩側逐漸變老。
(3)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概念:地殼運動的足跡稱為地質構造,形成的地貌,稱為構造地貌。巖層的彎曲變形,叫褶皺。巖體發生破裂,并且沿斷裂面兩側巖塊有明顯的錯動、位移,叫斷層。
形式 從形態上看 從巖層新老關系上看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褶皺 背斜 向上拱起 巖層中心老、兩翼新 背斜頂部受到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物質不易被侵蝕反而成山嶺
向斜 向下彎曲 巖層中心新、兩翼老
斷層 地壘 兩條斷層之間中間上升,兩邊下降,形成塊狀山地,如廬山、泰山
地塹 兩條斷層之間中間下降,兩邊上升,形成凹陷地帶,如東非大裂谷
研究地質構造的意義
(4)外力作用與地貌
風化作用:巖石在溫度變化(物理風化)、化學破壞(化學風化)、生物生長活動(生物風化)變成松散、碎屑狀沉積物,殘留地表形成風化殼,為侵蝕作用提供條件。
侵蝕:黃土高原由于巖性疏松、再加上地表植被多遭破壞,侵蝕嚴重,形成
千溝萬壑。
沉積:在流出山口時形成山麓沖積扇;河流中下游形成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
洲。
沖積扇 三角洲
在我國天山山麓、太行山東部山麓、祁連山北部山麓有較大面積的沖積扇,沖積扇邊緣形成綠洲。
侵蝕:形成風蝕溝谷、風蝕洼地、風蝕城堡、風蝕蘑菇等。
堆積:形成沙丘、沙壟等風積地貌。
移動沙丘構造 靜止沙丘構造 戈壁 沙漠 黃土
帶有大量沙粒的氣流,如果遇到灌叢或石塊,風沙受阻堆積下來,就形成沙丘.如果沒有植被的滯阻,沙丘在風力作用下則成為流動沙丘.它會淹沒農田村舍,破壞交通.
需注意的地方:
1、在斷層構造地帶,由于巖石破碎,易受風化侵蝕,常常發育成溝谷、河流、泉。
2、背斜:良好的儲油、氣構造;鐵路隧道。
3、向斜:利于儲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水庫壩址選擇點。
4、斷層:隧道、水庫選址時,應避開,以免誘發斷層活動,產生地震、滑坡、滲漏等不良 后果。
[能力訓練]
如圖是反映巖石圈板塊分布情況的地球剖面示意。讀圖回答1—2題。
1.在六大板塊中,圖中反映出的板塊有 ( )
a.3個 b.4個 c.5個 d.6個
2.比較k、l、m、n四地洋底地殼的地質年齡 ( )
a.l>n b.l<n c.l>k d.m>n
圖5為某地區的平面圖,圖6為圖5中河流r的縱剖面圖,表2為圖5中p地的月平均溫度和月平均降水數據。據此回答3—7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