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著閱讀簡答題《紅樓夢》《家》
答:它不再是那種人們熟悉的自由戀愛和反抗舊禮教的故事,它的矛頭不僅針對著舊禮教,而且更集中指向作為封建統治核心的專制主義;它的意義也不只是主張自由戀愛,而是號召青年反抗封建專制,投入社會革命洪流。
3、愛情故事是《家》中情節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品寫了哪幾對青年的愛情?
答:作品寫了覺慧與鳴鳳,覺新與錢梅芬、李瑞玨,覺民與琴等幾對青年愛情上的不同遭遇。
4、請簡要分析巴金的代表作《家》中的高老太爺形象。
答:高老太爺是這個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統治者,他的專橫、衰老和腐朽,象征著舊家庭和專制制度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他是這個家族的至尊,掌握著全家人的命運,按照封建社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制度,他是家族的“君主”,全公館上下無不敬畏的“神”。
5、請簡要分析巴金的代表作《家》中的覺新形象。
答:覺新是一個能清醒認識到自己的悲劇命運卻又怯于行動的“多余的人”,是封建家庭和舊禮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劇典型。他也受過五四新思潮的影響,認識到是舊家庭和舊禮教奪去了他的青春,但封建主義倫理道德特別是所謂“孝”的毒害,長房長孫特殊地位的約束,舊意識的沉重的十字架,已使他養成了懦弱順從的性格。然而他行為上的“不抵抗主義”“作揖主義”換來的是血的教訓,在作品結尾,他終于有所醒悟,感到“我們這樣一個家需要一個叛徒”,并支持覺慧的出走。
6、《家》中高老太爺最后的死是很有象征意義的,作者描寫了他在極度失望之后產生的錯覺:“他隱隱約約地看見他的兒子們怎樣地飲酒作樂,說些嘲笑他和抱怨他的話。他又看見他的孫兒們驕傲地走在一條新的路上……他自己衰老無力地躺在這里。”從這一段中你看出導致他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答:從這一段中看出導致他死亡的兩個原因:紈绔子弟的荒淫無恥從內部蛀空了封建大家庭,新一代叛逆者又從外面動搖了這個制度的根基。他的死,敲響了封建制度的喪鐘。
7、試簡述《家》的思想內容。
答:《家》的思想內容有三個方面:①通過梅、嗚鳳、瑞玨三個女子的悲劇,控訴封建制度、禮教對年輕生命的摧殘,揭露、控訴封建大家庭、封建制度的罪
惡;②歌頌封建大家庭中青年一代民主主義的覺醒及其反封建斗爭:③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沒落、崩潰。
8、請簡要分析巴金的代表作《家》中的覺慧形象。
答:覺慧是一個封建專制的叛逆者形象。他在“五四”思潮的沖擊下,在高家最早覺醒過來。他充滿朝氣,敢于對抗高老太爺的旨意,以極大的熱情投入社會革命活動,編寫進步刊物,撰寫討伐封建主義的檄文;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和舊禮教,支持和幫助覺民逃婚,大膽向婢女鳴鳳表示純潔的愛情;他不怕冒犯尊長,公然揭穿他們“捉鬼”行孝的丑劇;最后,他又毅然從這罪惡的家庭出走。當然,他也有歷史局限性,他不可避免地帶有封建思想的影響。
9、簡要分析《家》中的高老太爺的形象。
答:高老太爺作品中“封建宗法制度”的具象化。是一個可憎的、專制獨裁的家庭暴君,一個代表整個封建階級的罪惡典型。
10、你認為《家》中梅與瑞玨這兩位女性的形象有何相通之處?
答:她們都具有美好的性格,也很有才華,由于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束縛和虐殺,她們都正逢青春而沒有青春。梅被母親嫁與別人,不久即青春孀居,終至郁郁而死;瑞玨被整個家族利用“血光之災”的迷信逼迫到城外去生產,不幸難產而亡。她們的悲劇是對封建禮教的有力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