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著閱讀簡答題《紅樓夢》《家》
11、試析《家》中最具藝術功力的人物形象覺新。
答:他是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塑造得最豐滿、最感人的藝術典型。高覺新生于一個沒落的封建大家庭中,也受到傳統的教育和五四新思潮的影響。長房長孫的特殊地位使他處于大家庭斗爭的漩渦中,使他形成溫良懦弱的性格。作品通過這—形象,揭露封建禮教制度的吃人的本質,也向讀者指出大膽反封建的道路。
12、覺慧是叛逆的典型,請用一個具體情節或事件證明。
答:①反抗祖父。覺慧背著祖父參加學生聯合會的活動,上街游行,散發傳單。陳姨太向高老太爺告知此事,于是覺慧被叫來訓話,遭到高老太爺嚴厲訓斥,聲稱不許他再出去參加學生運動。覺慧沒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據理力爭,高老太爺勃然大怒。②向鳴鳳示愛。高公館的三少爺覺慧勇敢地向丫環鳴鳳表達愛意。他沖破了封建禮教的枷鎖,真摯而熱烈地愛著嗚風。在覺慧的眼中,鳴鳳是那般美好,美麗、聰明、賢惠,覺慧在心里默默地如癡如醉地愛著地,已經完個超越了主仆的等級界限。③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劇。高老太爺病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這個封建大家族迷信神靈,在陳姨太的提議下開始為高老太爺捉鬼治病。整個高公館都籠罩在濃重的祈神活動之中,虔誠地企盼高老太爺的康復。而覺慧則第一個無畏地戳穿了這個鬼把戲。
13、簡述最能體現覺民性格和覺醒程度的事件和情節。
答:覺民逃婚,在高老太爺的生門宴會上,馮樂山提親把自己的侄孫女許配給覺民,高家順理成章地接受了這門親事。覺民知道此事后,堅決不同意,甚至不惜頂撞高老太爺而離家出走。他給大哥的信中明確表達了不妥協的立場、最后,臨終前的高老太爺只好答應取消婚約。
14、《家》中覺慧說過這么一段話:“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覺慧為什么與家庭決裂?他最后是如何為自己爭幸福的?請簡述。
答:覺慧看到這個家的無數罪惡,特別是嗚鳳死后,他再也不能忍受這一切了。他要出走,卻遭到長輩們的一致反對。他不愿屈服,不愿隨著這個家庭一起滅亡,要自己爭
取幸福。最后,他瞞著高家其他人,告別了覺新、覺民和報社的朋友們,乘船去上海,去創造新的事業,追求新的生活。
15、覺新是一個新舊參半的人,時時處在思想與行動的矛盾中,他的雙重性格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他接受封建正統觀念,又處在長房長孫的特殊地位,又接受新思想的影響。既受封建禮教的迫害,又處處奉封建禮教為處世行事準則。既渴望自由解放,又無力與舊家庭決裂。既想著要為別人犧牲自己,又常常讓別人為自己的孝道而犧牲。他既是一個受害者,又是一個幫兇。
16、簡述《家》中覺新和梅的愛情悲劇。
答:覺新和表妹錢梅芬青梅竹馬,但梅的母親和覺新的繼母周氏在牌桌子上有了意見,就拿拒婚來報復。覺新屈從于父親的意志與瑞玨結婚。不久梅出嫁。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回到了娘家。軍閥外戰,梅跟著張太太和琴來高公館避難,與覺新重逢,兩人都不能忘舊情。在矛盾痛苦中,錢梅芬抑郁成疾,吐血而死。
17、《家》中覺慧說過這么一段話:“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覺慧為什么與家庭決裂?他最后是如何為自己爭幸福的?請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