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詞類活用與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精講精練復習教案3
康熙戊午年,皇帝下詔征召學問豐富淵博的人(即開設博學鴻詞科),浙江巡道許鴻勛將先生推薦上去,但先生卻堅持推辭才得以免除。第二年,官府設立編寫書籍的機構來修《明史》,昆山的學士徐元文請先生前往,當時,修史機構征召有學問的人是按照七品官來發給俸祿的,稱之為翰林纂修官,徐學士想按照其他人的例子來授給先生,但先生請求憑平民的身份參與史書編修,不標示頭銜,不接受俸祿,主管的人答應了。所有的編修官把稿子送到先生那里,由先生來審核,先生看完,對身邊的人說:拿某本書,某卷某頁上記載了某件事,應當補充進來;拿某本書,某卷某頁上記載了某件事,應當相互參照與校對。身邊的人按照他的話去做,沒有差錯的。《明史稿》五百卷都由先生親手裁定,雖然后來沒有完全依照先生原來裁定的內容,如果索取那些底本,足夠用來自成為一部書的。先生初到京城,當時人們議論他的專長在史學方面,等到昆山侍郎徐乾學居喪在家,先生與他說《喪禮》,人們才知道先生對經學有深厚的研究。侍郎于是請先生編成有關五禮的書二百多卷。當時,京城人才濟濟,各自憑自己的專長展現自己,然而先生低調,但從王公以至于 下層的讀書人,沒有不稱他為萬先生的,而先生在與他人來往時,署名只寫“布衣萬斯同”,未嘗有其他的稱呼。
先生為人心平氣和、儒雅,但其中意志又堅定不移。故去的督師的姻親中有人正身居要職,就到史館請求對督師稍加放寬,先生清楚地列舉他的罪過來告訴他們。有個押運糧餉的官員因為放棄押運而逃跑,在路上死了,他的孫子想用賄賂的辦法來請求把祖父列入因為職事而死的人之列,先生斥責并讓他退下去。錢忠介公的子孫們非常困苦,先生為了表示自己的同情而勞累,最終沒能夠解決,但先生未嘗感到厭倦。父親的朋友侍郎馮躋仲的子女們被充到勛衛家做家奴,先生就把他們贖出來,并讓他們回家。不激奮自己的意氣,不宣揚自己的聲譽,尤其喜歡勸勉引薦后生,唯恐失去人才。就是在聚會講學中也是萬分懇切,再三表達自己的心意,他就是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啊。他死后,學生后輩們給予的謚號為“貞文”。
十六.(北京)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到9題。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為而難成者,有難成而易敗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獨見而留意也。
誳①寸而伸尺,圣人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殺弟之累,齊桓有爭國之名;然而周公以義補缺,桓公以功滅丑,而皆為賢。今以人之小過,掩其大美,則天下無圣王賢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視,不可灼也;喉中有病,無害于息,不可鑿也。河上②之丘冢,不可勝數,猶之為易也;水激興波,高下相臨,差以尋常,猶之為平。昔者,曹子為魯將兵,三戰不勝,亡地千里。使曹子計不顧后,足不旋踵,刎頸于陳中,則終身為破軍擒將矣。然而曹子不羞其敗,恥死而無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戰所亡,一朝而反之,勇聞于天下,功立于魯國。管仲輔公子糾而不能遂,不可謂智;遁逃奔走,不使其難,不可謂勇;束縛桎梏,不諱其恥,不可謂貞。當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累紲之中,立齊國之政,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軀,不顧后圖,豈有此霸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