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類文本閱讀
d.正確判斷美國霸權體制的性質、復雜構成和多重后果是應對美國霸權主義的關鍵。
e.在對當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問題上,要正確處理研究者的立場和研究工作本身的要求之間的矛盾。
f.最后一節中"非零和關系"一詞在句中的含義可能是指一種"對抗的、不公平的國家關系"。
17.下列不屬于造成中國處理中美關系難度很大的原因的一項是(3分)
a.美國的對外政策本身是非常復雜的,既有不公正的霸道因素,也有合理的王道成分。
b.美國一方面給了中國等國家"搭便車"的機會,另一方面又給別的國家造成了許多麻煩。
c.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與美國有著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
d.中美關系面向未來的良性塑造,是"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主題的重要內容。
18.請說說你對文章最后一句話的含義的理解。(3分)
19.請仔細研讀第四段,寫出這一段的行文思路,并從中歸納出議論文段落的一種基本寫法。(5分)
【答案】
1. (1)兩種文化向南、向北伸延,交錯共存;(2)吸收、容納不同地區的文化。
2. 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之間存在明顯差異。
3. 在老莊看來,還有比“仁義”關懷更好的存在方式,就是完全按照自然規律構建、適合人類生存發展的社會。 在生存環境沒有根本改變、生存狀態糟糕的社會,所謂的“仁義”關懷并不能真正實現。
4. c d
5. 黃河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仁義”,長江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順應自然、開拓創新。黃河文化在古代中國成為主流文化是與當時專制的政治體制、封閉的經濟環境相一致的。但是,近代以來,國門打開,民族之間競爭的根本法則乃是“適者生存”,只有“法自然”,在開拓中創新,才能真正改善民族的生存環境,提高民族的生存能力。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文化的重心轉向長江文化確屬歷史發展的必然。
要點包括:(1)兩種文化的核心價值 (2)古代文化重心確立的歷史必然 (3)近代以來中國文化重心轉移的歷史背景。
6.d(文中無此信息,無中生有)
7.c(abd分別表現了司馬遷、江東父老和本文作者對項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卻沒有)
8.b(項羽應該是從陰陵到嗟虞墩,再到東城的)
9.c(c是說《國語》贏得“春秋外傳”的聲譽.不是解說原因的。)
10.d(“唯一標準”的說法不符合文意)
11.d(a.說法太絕對,文中無據:b.“《國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的說法不正確;c.“《國語》自成一體”說法有誤。)
12.與殘月下的圓明園廢墟相一致,更能突出圓明園作為國恥紀念園的意義 。(1)圓月情結(2)假鳳虛凰心態。
13.具有象征義(比喻義也可)象征帝國主義列強對圓明園的吞噬。
14.威廉大帝雕像被毀不修;褲襠大街教堂被毀不修; 為了向世界展示它的歷史滄桑,讓子孫后代不忘德國發動二戰的罪惡。
15.①重建的圓明園只能是一個贗品,無助于中華民族的明天;②它使子孫后代淡化國恥,并瓦解消融民族務實的心靈建筑;③不能使國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不忘國恥;④我們還不富裕,還有幾千萬農村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上。
16.(5分)c、f。(多選不給分,選對一項給3分。)c項"世界警察"加引號不是表示諷刺,而是特殊含義,因為美國畢竟不是警察,這兒用"警察"一詞說美國,是一種比喻用法,而且從文章大意來看,作者對美國作為"世界警察"基本上是持肯定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