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第一輪古代詩歌鑒賞之語言風格復習指導教案
(2)兩支曲子在語言運用方面各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
(1)前曲開篇便點出“別情”,然后寫隱隱遙山,粼粼遠水,暗示丈夫相去千山萬水,相見遙遙無期,怎不叫人惆悵傷感?接下來的四句“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通過對暮春特有的景物描寫,襯托出抒情主人公觸景傷情的內心活動。楊柳堆煙,飛絮滾滾,桃花盛開,醉臉醺醺,意象的選取,可謂頗具匠心。古人離別常折柳相贈,故見楊柳便能引起無限離情;而桃花又使人產生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之感!皟乳w”“重門”中的抒情主人公,在傍晚見綿綿春雨,更增添了愁苦和惆悵;帶著花香的春風透入“內閣”,又讓人難以忘掉屋外喪魂斷腸的暮春景物。一系列的景物,無不浸潤著抒情主人公的相思、離愁。
(2)在語言運用上,兩支曲子各有特點:前曲每句最后兩字皆用疊詞,景中含情;后曲前四句采用連環句,情中帶景。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美,體現了王實甫婉麗清新,“花間美人”的藝術風格。
[示例二]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XX年重慶二診)
觀祈雨 李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這首詩在表達技巧和語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點?試作簡要賞析。
[標準答案]語言含蓄,極具諷刺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無葉、土生煙,景中帶情,含蓄地抒發了農民盼春雨心憂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寫朱門心憂春陰(雨)使管弦受潮而影響其享樂(列例證)。一樣“憂”,兩樣情,詩人的同情與憤慨滲透其間,溢于詩外(析感情)。
[示例三];(XX年江蘇卷)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的題目
征人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1)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慷慨悲涼,(步驟一)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塞等邊塞地名,寫征人的戍邊生活。“馬策”即馬鞭!暗董h”,刀柄上的銅環。馬策,刀環雖小而微,足以引起對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聯想,(步驟二)我們不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與荒涼,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轉戰跋涉的苦辛。征人的怨情也躍然紙上。(步驟三)
。2)詩題為“征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
答:1、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2、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3、怨氣候酷寒。4、怨景色單調。
[示例四]
長干曲四首(其一) 崔顥
“君家何處。挎≡跈M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