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語言表達準確
XX高考語文復習專題: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
【考點透析】
本考點同 “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正確運用修辭方法”和“擴展語句與壓縮語段”等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相互滲透。題型主要有選擇填空、簡析評價、改寫修正、擬句擴句和短文寫作五種。
“準確”指在正確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礎上,把握句段的關鍵信息、內容要點、中心思想,按照題目的要求,使詞語運用、句式選擇、語氣選擇等方面完全符合表達目的。準確,在語言運用試題的各種題型中均有考查。包括所用語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確地運用謙尊稱呼,準確表達褒貶感情,準確表達喜怒哀樂的心理狀態,正確使用口語、書面語,準確表達范圍大小、程度深淺等等。
“鮮明”是指色彩分明,觀點明確。表達的觀點要明確而不含糊;表達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簡而言之,鮮明就是要明確合理地表情達意。本考點一般出現在概括,修改病句,擬制廣告詞,邀請信,勸告勉勵,請托拒絕以及致辭演講稿等需要表明觀點態度的題型中,或出現在描繪場景、仿寫擴寫改寫語句的試題中。
“生動”就是表達能充分調動人們的形象思維,使表達具體形象可感。生動的考查在簡明得體、選用仿用變換句式、壓縮與擴展和修改病句等題目中均有體現。
“簡明”是“簡要”“明白”。使對方能夠明白無誤地理解,不會產生歧義。此點可以落實在病句中考,也常和壓縮語段、語法的綜合修改、修辭、連貫等一起考。
“連貫”是表達中句間排列組合的規則,以及加強語言聯系與銜接通暢的方法。它的三個條件是:(1)統一的話題;(2)合理的句序;(3)語言的銜接與呼應。高考常常從補充語段中留出部分的語句的角度設置客觀題,還常常與語句的擴展、句式的仿寫及變換等要求交叉設置主觀題,是考查的熱點。
“得體”,就是指能根據語境條件恰當地使用語言,即用語能跟據表達的目的、對象、場合、方式的差異來調整,與語境保持和諧一致,分寸得當。常結合具體生動的語境來考查,也是考查的熱點。應考方法盤點
1、準確
指能夠準確運用語句傳遞思想情感,辨別詞語使用的優劣。“準確”是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來講的,指用詞造句要能恰當地表達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辨析同義詞,吃準詞語的內涵和外延,準確把握詞語的分寸,做到用詞妥帖,大小合適,輕重合宜;要注意按照詞義范圍的大小和程度的輕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顛倒詞序;要注意適當添加修飾性或限制性詞語,準確地表達出作者的本意。具體要求是:
(1)符合特定的情境。
如: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
其中“扶”“失”字用得相當準確。“扶”字把“輕風”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繪出了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給人以柔美之感。恬靜的月亮已經輝滿大地,梅花自然沒有白天那么顯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用一個“失”字,就勾畫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2)符合事理及對象。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確地運用謙尊稱呼。
(3)正確使用口語、書面語。書面語莊重典雅,口語則通俗易懂。它們并無優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場合不同而已。口語書面語的轉化,復述或轉述的重點的轉化,還要注意轉述時間、地點、對象等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