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斷句過關檢測題
1.解釋文中的加點字:
(1)處: (2)走:
2.斷句并翻譯。
斷句: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翻譯:
3.“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一句的言外之意是:
答:
(十)襄子飲酒
趙襄子飲酒,五日五夜不廢酒,謂侍者曰:“我誠邦士也。夫飲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優莫曰:“君勉之!不及紂二日耳!紂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懼,謂優莫曰:“然則吾亡乎?”優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紂二日耳,不亡何待?”優莫曰:“桀紂之亡也遇湯武今天下盡桀也而君紂也桀紂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西漢•劉向《新序•刺奢》)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字詞:
(1)誠: (2)病: (3)勉:
2.斷句并翻譯。
斷句:桀紂之亡也遇湯武今天下盡桀也而君紂也桀紂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翻譯:
文言文斷句翻譯專項練習參考答案
一、1.①到 ②往、到 ③只,不過
2.等我回來,給你殺豬。
3.斷句: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翻譯:孩子是不能和他開玩笑的。孩子沒有知識,等著向父母學習,聽從父母的教誨。現在你欺騙他,這是教孩子騙人啊。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4.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父母應該作子女的表率。
二、 1.斷句:獨不聞子產之相鄭乎?推賢舉能,抑惡揚善;有大略者不問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給人足,囹圄空虛。
翻譯:難道沒有聽說過子產作鄭國相的事嗎?推舉品德高尚的人,提拔才能出眾的人,壓制邪惡,褒揚善行;對有杰出謀略的人不去計較他的缺點,對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責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監獄卻空閑了起來。
2.他活著的時候被人們愛戴,死后人們為他悲痛。
三、1、①文雅 ②得到(正確的方法) ③少
2.子產管理政事,總是選擇有能力的人加以任用。
3.斷句:鄭國將有諸侯之事,子產乃問四國之為于子羽,且使多為辭令。與裨諶乘以適野,使謀可否。而告馮簡子,使斷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應對賓客。
翻譯:鄭國將有諸侯之間重大政治活動的時候,子產就向子羽詢問四周鄰國所做的事情,并讓他多參加談判等交涉的活動。然后和裨諶一同乘車去到郊外,讓他謀劃怎樣做可行,怎樣做不行。然后把計劃告訴馮簡子,讓他參與決斷。一切準備妥當,就交給子太叔讓他去執行,來應對各國賓客。
4.這個故事說明如果知人善任,善于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辦事就很少會遭到挫折和失敗。
四、1、①勸告 ②圖謀 ③累及
2.斷句:除暗以應外謂之忠,定身以行事謂之信。今君施其所惡于人,暗不除矣;以賄滅親,身不定矣。夫國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翻譯:識破對方的詭計來(與其周旋)應付他們,叫作忠;堅持自身的人格來行事叫作信。現在虞君把自己憎惡的事情施加在別人身上,就說明他沒有識破晉國的詭計;因為貪圖晉國的賄賂就允許他滅掉自己親近的國家,就是沒有堅持自己的立身之道。一個國家沒有忠就不能生存,沒有信就不能穩固。
3.(這種做法)已經拔除了自己的根本了,憑什么能長久(存在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