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語文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復習學案2
【答案】示例:無戰日
不論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戰爭,都會剝奪很多人的生命,讓人們在無戰日感受和平的美好。
讓美麗的和平使者打開每一個人的心扉。
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須注意以下幾點:
1.熟悉常見的修辭方法的運用
首先,要正確理解和掌握《考試大綱》提出的九種修辭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注意幾種易混修辭的辨析。
其次,要理解和明確九種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理解和明確其表達效果,是判斷其運用正誤、優劣和正確運用修辭方法表達的前提。
再次,要注意培養正確運用修辭方法的能力。這里包括審題能力,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別是分析語境的能力,語境中往往隱含的信息較多,如果捕捉不準,把握不住,擬寫的語句是不會符合要求的,當然還有具體的操作能力,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等等。
2.樹立大修辭觀,破除片面性
首先在運用常見修辭方法的時候,要注意除修辭方法外,還存在著范圍的廣闊性、內容的全面性,還要注意修辭在語音、詞語、句法、篇章等方面的運用。
3.提高聯想、想像等思維能力
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維的結果。因此,近年來高考對修辭運用能力的考查,與其說是考語言運用能力,不如說是考思維能力;要寫得出,寫得對,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對。有些考生寫不出恰當的比喻句,不是因為不懂比喻方法,也不是語言表達能力差,而是思維能力不強。所以,做好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要提高思維能力,尤其是聯想、想像能力。
4.關注生活中的修辭,重視積累
“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大課堂,有人說:“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學習的外延就有多大。”這話很有道理。比如與人交流,需要說和聽;看電視、看廣告、看產品說明書,需要聽和看。在其中不時可以發現一些很準確的語言、很形象的比喻、很深刻的道理,這些都可以提高修飾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
修辭的目的是提高語言表達效果,而語言的錘煉是個硬功,需要不斷地從生活中汲取營養;另外,高考中修辭部分的考查從內容到形式也越來越靠攏生活。
授課提示:對應學生用書第167頁
XX年高考語文《考試大綱》對本考點的要求是:“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能力層級為e(表達應用)。
對以上要求可作如下方面的理解:
1.所謂“常見”,就是考生常見常用或熟悉的,《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九種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都是考生比較熟悉的。
2.“正確運用”的含義。這就說明考查的這九種修辭是以動態的形式出現的,也就是說,修辭方法的考查,不是考名詞術語,而是重點考查判斷所使修辭方法的優劣,正確理解修辭方法在語段(篇章)中的作用和表達效果等。
縱觀近幾年全國各地高考試卷,其命題在本考點的考查上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運用相應的修辭方法仿寫句子:主要是主觀表達題,它側重考查考生綜合運用修辭格的能力,區分考生的語文靈性差異。做這類題要明確題目要求,根據題目提出的條件,在充分考慮句子內容和形式相一致的前提下,展開必要的想象,最后按要求表述出來。
(2)鑒賞修辭方法運用的效果:主要在現代文閱讀和詩歌鑒賞中考查,做這類題首先要明確題目中的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然后結合句子回答它的表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