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習: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d.不是有無數人在謳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陽、四季常青的松柏、莊嚴屹立的山峰、澎湃翻騰的海洋嗎?不是有好些人在贊美那挺拔的白楊、明亮的燈火、奔馳的列車、嶄新的日歷嗎?
這里連用兩個反問,并套用了排比,既起到強調語意、強化語勢的作用,又使語言表達跌宕有致,同時也抒發了強烈的感情。此外,還使語言富有整齊美和節奏感。
【答案】b
【解析】本題b項解釋表述欠準確。“比擬”包括“擬人”和“擬物”兩種,原句是把長城當作人來寫,應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同時,在修辭作用的判斷中,把比喻的作用(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和借代的作用(具體生動,特點鮮明,形象突出,引人聯想)與比擬的作用(色彩鮮明,生動形象,蘊含豐富,啟人想象)混淆了 。
二、廣義修辭的正確運用
【解題指南】修辭不僅包括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各種辭格和辭趣的積極修辭,而且還包括了追求意義明確(力求內容本身的明確和表出方式上的明確)、倫次通順(語言要能依順序,相銜接,有照應)、詞句平勻(平易而沒有怪辭僻句,勻稱而沒有夾雜或駁雜的弊病)、安排穩密(“穩”,是說詞句的安排要同內容相貼切,其關鍵在于寫說者目的何在,內容的情狀如何;“密”則是指用語應切合需要,恰到好處,不盈不縮,當繁則繁,當簡則簡)的消極修辭。
《考試大綱》雖然明確了常見的修辭方法是八種,但從近年高考的情況來看,直接考查修辭判斷的并不多,間接考修辭方法的也只集中在文學鑒賞的辨析 題和現代文閱讀的最后一道選擇題上,更多的情況是將其與句子的仿寫、改寫、擴寫以及語言的簡明、連貫等結合起來考查,重在理解運用。這就告訴我們,復習這一考點,除了要正確理解和運用常見的辭方法外,還要注意其范圍的廣闊性與內容的全面性,注重修辭在語音、詞語、句法、篇章等方面的運用。
【例題1】請以“夢想與現實”為內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寫兩個句子。要求每個句子都采用比擬的修辭方法,兩個句子之間構成對偶。
太陽熱烈、奔放,帶著萬丈光芒,給生靈以活力;
月亮溫馨、寬容,帶著無際清輝,給萬物以安寧。
答: ;
。
【答案】夢想輕盈,綺麗,就如一顆流星,劃亮整個夜空;現實真切,樸實,仿佛步步足跡,踏遍人生旅程。
【解析】界定了內容,實質上就是設置了大命題。要求考生注意挖掘題目的隱含信息,明確具體的要求,做到句式一致,話題一致,修辭恰切,符合題干的要求。
【例題2】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海棠 (宋)蘇軾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