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高中語文教案 > 高三語文教案 >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精選17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發布時間:2023-07-29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精選17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1

  一.有關知識

  1.《戰國策》的編訂者

  劉向(約前77—前6年),西漢人,是經學家、目錄學家和文學家。漢成帝時,任光祿大夫,受命收閱整理經傳、諸子詩賦為書籍,寫成《別錄》一書,是我國最早的分類目錄。另著有《說苑》、《新序》《列女傳》等書,還整理修訂了《戰國策》和《楚辭》等。

  2.鄒忌,戰國時齊國大臣,有辯才,善鼓琴。齊威王二十一年(前358年),鄒忌以鼓琴游說齊威王,借彈琴之道言治國之道,威王大為贊賞,任為相國。任職其間,勸說威王進賢納諫,修訂法律,監督官吏,整治軍容,選拔得力大臣堅守四境,使齊國的國力漸強。后受封于下邳縣西南,號成侯。

  3.學法指導

  《鄒忌諷齊王納諫》用了大量的筆墨寫鄒忌之妻、妾、客美鄒忌,忌自省,看似與主題無關,實是為突出主題作鋪墊。鄒忌先從自己的私事說起,隨后用私事比國事,讓齊威王從兩事相似之處受到啟發。這種由近及遠,由小及大,由生活瑣事推及國家大事,用設喻講述道理,表明見解的方法,在寫作方面可加以借鑒。

  學習《觸龍說趙太后》一文,有兩點藝術技巧也需注意。一是用細節來展示人物的內心變化。一是通過對話從日常生活瑣事談起,一步步引入主題,進而說服對方。

  二.能力訓練

  1.指出下列句中“于”的用法

  A、皆以美于徐公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C、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D、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2.對下列句中紅色詞意義和詞性判斷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①受上賞 ┏③至絕壁下

  ┗②上書諫寡人者 ┗④乃下令

  A、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3.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國語》,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是《史記》。

  B、古代帝王自稱“孤”、“寡人”、“朕”,都是謙稱。

  C、古代稱別人為“公”、“子”、“夫子”都是敬稱。

  D、舊時對婦女的代稱有“裙釵”、“拙荊”、“蛾眉”等。

  課外文言閱讀

   齊王使(a)使(b)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c)使(d)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

  乃進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鐘離子,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徹其環填,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此率民而出于無用者,何為至今不殺乎?”

  《戰國策·齊策》

  4.“使”字有如下幾個義項:A、使命,B、使者,C、命令、派遣,D、使、讓,E、出使。請選出文中四個“使”字的正確意義。

  使(a)__________ 使(b)____________

  使(c)__________ 使(d)____________

  5.與“書未發”句中的“發”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B、發閭左,戍漁陽九百人

  C、使人發書至趙王

  D、使桓公發倉困而賜貧窮

  6.文中有兩個通假字,請選出

  ____通____,____通____

  7.下列句子中紅色的詞與“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句中“子”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晉軍函陵

  B、既東封鄭

  C、必廟禮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文中威后問使者時,提到的四個人,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9.“豈光賤而后尊貴者乎?”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A、難道要先說貧賤的人,后說尊貴的人嗎?

  B、難道您要把貧賤的放在前面,把尊貴的放在后面?

  C、為什么要先說貧賤的,后說富貴的呢?

  D、難道原先貧賤的人,后來就成尊貴的人了嗎?

  10.“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在文中正確的理解是

  A、這些都是帶領百姓行孝的行為。

  B、都是帶領百姓行孝的人。

  C、這是給百姓做表率而行孝的人。

  D、這些都是讓百姓起表率作用而行孝的行為。

  11.“威后曰:‘不然!视猩岜径鴨柲┱咭。對此句理解正確的是

  A、“然”指“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這件事,有道歉之意。

  B、“然”指使者看法“歲與民賤”,“王尊貴”,“不然”是對使者看法的否定,有批評之意。

  C、“然”是指“先賤而后尊貴者”,這句話是威后進一步解說自己的意思。

  D、“然”是指“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體現了趙威后的“民本思想”。

  參考答案

  1.A.比,B.對,C.在,D.到

  2.A(①上等,名 ②送上,動 ③下面,名 ④下達,動)

  3.B(“朕”,原為第一人稱代詞,秦始皇后專為皇帝自稱)

  4.(a)C,(b)B,(c)A,(d)E

  5.D(A.射出,B.征發,C.發送,D.打開)

  6.說—悅,徹—撤

  7.D(意動用法)

  8.鐘離子、葉陽子、嬰兒子(北宮:古代的復姓)、子仲

  9.B

  10.A

  11.B

  隨 筆 二 則

  一.假期作業 

  高一(8)劉哲

  深夜,沖了一杯咖啡放在寫字臺上。

  我是不愛喝咖啡的,所以把它沖得很淡,嘗了一口,覺得這味道還可以接受,于是在咖啡的陪伴下,我開始挑燈夜戰。

  這情形我已經習慣了,短暫的假期已進入尾聲,而作業 依舊沒有寫完,只好在開學前兩天浴血奮戰。

  我也很想改變這種狀況,在每次放假前都痛下決心:一定要在放假第一天就努力學習。只可惜我從來就沒有明確過哪一天算第一天。直到頭一個星期過去了,才會幡然悔悟——我還沒有學!

  自責之后,拿起筆本開工,卻又是好景不長。思路總能被各種小事打斷,擋不住這樣那樣的誘惑,于是自我安慰:作業 先放一放,就玩一會兒,以后有的是時間,明天起一定好好學。

  明日復明日,已到了假期的后半段。見作業 實在拖不下去了,只好硬著頭皮寫了兩天。寫著寫著,要求不高、極易滿足的小市民心態又開始作祟,見一本作業 已寫完于是心花怒放:效率好高!照這速度,用不了幾天作業 不就都寫完了——那今天下午就休息休息吧。

  就這樣,作業 還是壓到了開學前。每個假期都這樣,有什么辦法?像我這種人,沒有壓力是不會有動力的。

  喝一口咖啡,覺得好苦。看看杯中,咖啡將盡,杯底還有未溶的顆粒。怪不得越喝越苦——又沒沖開。于是起身去找水,發現開水已經沒有?磥硐麓蔚锰崆鞍芽Х葦噭蛄。

  二.必 然

  不知不覺地,臉上的青春痘似乎少了很多。心中釋然了很多,想我多年心愿終也了卻。早就應該料到,這種順其自然的事不應過多操心,太多人為之努力也未必就會有效。

  想當初為了去痘,這膏那霜地一通亂抹,所用數量驚人不說,種類也幾乎覆蓋了所有知名品牌。飲食上也忌諱頗多,酸、甜、辣樣樣不沾,倒為保持身材、身高奠定了良好基礎。

  如此這般苦心經營,究竟對我今天的“釋然”有沒有幫助?雖然當初的努力毫不見效,可是誰又敢說我每天先拿熱水洗臉,再抹洗面乳,再用涼水沖,再涂護膚霜會一點兒用處都沒有呢?

  正如幾乎所有四中同學都認為自己考上四中是必然的,如果上天再給一次機會,自己一樣會進來。為什么會有如此輕松的想法?因為你現在已經忘了初三那年的艱辛,無法體會到當時對前途的無知甚至恐懼;因為你現在身處四中,這已是歷史的結果,沒有懸念,沒有刺激,以致你敢斷言“再來一次”的結果。

  實際上這的確是必然結果,但這結果又的確是以努力為基礎的。也許在你心中,再來一次的動作只圈定了中考,而并未涉及到初三甚至整個初中的學習生活。實際上,你一直在努力,所以考取也自然是在意料之中。

  我們可以設想兩年后,在自己所中意的某大學某個系中,回想高考,會覺得它并不可怕,自己能考上大學,也是必然結果。

  那現在,在高考結果還是個未知數時,是否也能抱以同樣的心態面對它呢?現在需要做的,只是努力,而大可不必為高考緊張。等待我的是什么,只取決于我現在干的是什么。

  面包會有的——青春痘都下去了。

  評語

   從這篇隨筆里,我們可以感覺出作者對《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的領悟——從身邊的瑣碎小事寫起,看似同主題無關,實際上這正是為突出主題作的鋪墊。由近及遠,由小見大,說突出做作業 ,先提喝咖啡;談努力必有得,先講青春痘。這種寫法,既能引起人的興趣,又能令人深思。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2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古人說話的藝術

  [教學重點]

  1、熟悉和掌握詞類活用的特點

  2、了解和掌握賓語前置的特點

  [教學時數]

  一節

  我國有句名言叫做:“苦口良藥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這句話確實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利于行,然而,我們知道現在有一種藥,并不苦,叫“糖衣片”,那么,有沒有不逆耳卻又利于行的忠言呢?難道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嗎?今天,讓我們來看一下我們的古人是如何做的。

 。〞鴮憳祟}《鄒忌諷齊王納諫》)

  授課過程

  一、請同學們翻開課本,先預習課文。

  提示:請注意先看“預習提示”,然后再看課文。

  二、請同學們思考:的標題應該如何理解?

  這是個兼語結構

  三、請同學們思考:鄒忌為什么會成功?他的勸說有什么特點?

  鄒忌用設喻的方法來進諫的自己切身的感受設喻,巧妙地諷喻齊王。

  四、請問,比喻說理有什么好處?

  能用具體的事物說明抽象的道理,變深奧為淺顯,變復雜為簡明,變逆耳為順耳,委婉而有較強的說服力。

  五、請注意一下,在說理以及記敘上有什么特點。

  采用了“三疊法”:

  三問:妻、妾、友三答

  三比:妻私我 →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三賞:上賞

  中賞

  下賞

  三時:令初下

  數月之后

  期年之后

  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形成一種奇特的章結構。

  六、分析三文的設喻

  聯想

  妻私我→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七、請找出詞類活用的例子

  吾妻之美我者

  吾妾之美我者

  吾友之美我者

  美,這里是形容詞活用做動詞,意動用法:“以……為美”

  八、請分析這一句話“忌不自信”

  這是一句賓語前置,即:“忌不信自”

  九、熟悉課文,處理課后作業。

  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聯想

  妻私我→ 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3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歸納重點實詞的詞義、詞類活用和句式。

  2、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

  [教法設想]

  設計一條明確的朗讀思路,以讀代講,以讀代解,以讀代譯。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睔v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

  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學生通過初讀,篩選出自己讀不準或不會讀的字,借助工具書查明后再讀一遍。易讀錯的字有:

  昳(yì)麗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窺(kuī)鏡

  期(jī)年   朝(cháo)于齊    間(jiàn)進

  (二)再讀課文,讀清句讀。讓學生根據課文下的注解,理解字義、詞義、句意,在此基礎上讀出語句的停頓?勺屢粚W生讀,讓其他學生聽他哪些句子讀錯了,然后一起糾正。

  如:

  1、鄒忌/修八尺/有余(×)         鄒忌/修/八尺有余(√)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王之/蔽甚矣!(×)

  4、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三、三讀課文,品味賞析。學習文言文不能僅停留于淺層次的字、詞、句的理解上,還要進一步品味語言的感情、韻味,分析人物形象,賞析行文技巧,領悟所含哲理。

  本文可通過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品味賞析:

  1、鄒忌是由一件家庭瑣事聯想到國家政事的。這件家庭瑣事是什么?

  明確:鄒忌向他的妻、妾與客提出自己與徐公誰美的問題。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異,其妻、妾、客回答問題時的語氣有差別。有何不同?請從原文中找出并說明其感情色彩。

  明確: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贊美,口氣易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討好,口氣有點勉強。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禮貌、尊重,口氣有點客氣。(可讓三位同學分角色表演。)

  3、面對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贊美,鄒忌的態度如何?

  明確:面對贊美,鄒忌并未得意忘形!懊魅,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見鄒忌很有自知之明。

  4、鄒忌是如何“諷”齊王的?

  鄒忌入朝后,并未單刀直入向威王進諫,而是以“閨房小事”談自己的體會,然后以類比的方式委婉進諫。正如《古文觀止》編者評價:“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詳勘,正欲于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

  5、諷諫的結果如何?

  明確:齊威王接受了諫言,發布政令,廣開言路,懸賞納諫。始而“門庭若市”,繼爾“時時而間進”,最后“無可進者”,終于“戰勝于朝廷”。

  四、歸納整理:

  (一)詞類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詞作狀語)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詞意動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名詞作狀語)

  4、聞寡人之耳者 (聞,動詞使動用法)

  (二)古今異義

  1、今齊地方千里 (土地方圓)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國君旁邊的近臣)

  3、鄒忌諷齊王納諫。 (委婉勸說)

  4、能謗譏于市朝 (公開指出)

  (三)句式

  1、忌不自信 (賓語前置)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介詞結構后置句)

  3、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判斷句,兼介詞結構后置)

  4、王之蔽甚矣 (被動句)

  (四)實詞見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聯想

  妻私我       →    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       →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     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達標測試

  一、基礎知識

  1、句子與成語中加線字,讀音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朝令夕改 A、朝服衣冠 間不容發 B、時時而間進

  一言蔽之 C、王之蔽甚矣 罄竹難書 D、上書諫寡人者

  2、省略的成分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項是

  A、與之坐談,問之 B、又弗如遠甚

  C、暮寢而思之 D、于是入朝見威王

  3、對下列句子中涉及到的稱呼,歸類正確的一組是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鄢贾烦 ④臣之妻私臣

 、萃踔紊跻 ⑥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②③④/⑥

  C、①⑤/②⑥/③④ D、①②/③④⑥/⑤

  4、選出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句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D、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5、《鄒忌諷齊王納諫》文題中的“諷”字,正確的理解應是

  A、從反面諷刺批評 B、從正面說服教育

  C、用含蓄的話嘲諷 D、用委婉的話勸告

  6、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7、下列句子中,加線詞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朝服衣冠

  C、登泰山而小天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與“鄒忌修八尺有余”中的“有”字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孫權據有江東 B、蜀之鄙有二僧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9、為下列句中的“莫”選擇正確的解釋

  ①沒有誰 ②不要 ③不

  A、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B、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C、朝廷大臣莫不畏王

  D、愿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

  E、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10、對第一自然段段意概括準確的一項是

  A、通過城北徐公的襯托,鄒忌的妻、妾、客的贊美,極力渲染,突

  出鄒忌“形貌昳麗”。

  B、寫鄒忌在聽到妻、妾、客贊美后領悟到的道理。

  C、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奉承而受蒙蔽,并從中悟出道

  理。

  D、反復說明鄒忌之美,并揭示出鄒忌美的原因。

  11、下面幾句話讀音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今齊/地方千里 B、今齊地/方千里

  C、今齊地方/千里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2、選出“于”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

  ①皆以美于徐公 ②能謗譏于市朝

 、劢猿邶R ④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下列對鄒忌的贊美,語氣由輕到重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劭驮唬骸靶旃蝗艟酪病!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②①

  14、下列譯文有誤的一句是

  A、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譯文:鄒忌身高八尺有余,形體美麗,光彩照人。

  B、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譯文: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上就戰勝了別國。

  C、忌不自信。 譯文:鄒忌自己不相信妻子的話。

  D、吾與徐公孰美? 譯文:我和徐公誰漂亮?

  15、按設喻的內在關系連接相關的項:

 、倨轆、宮婦左右

  ②妾B、四境之內

  ③客C、朝廷之臣

  16、填空

  《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體的史書。全書篇,著重記載了。該書是由時期的編訂而成的。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7~20題。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17、給下列加線字注音

  時時而間進 期年之后 答案

  18、解釋下列加線詞的意思

 、倌苤r譏于市朝

 、谌撼歼M諫,門庭若市

  ③期年之后,……

  ④王曰:“善!蹦讼铝

  19、這一段是寫進諫的結果,即齊威王下令納諫及收到的效果。請按

  下列要求填空

 、賾屹p進諫的三個等級:。

  ②納諫后的三大變化:;;。

  20、翻譯下列句子

 、倌苤r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

  譯文:

  ②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譯文:

  (二)閱讀下面文段,回答21-23題。

  呂不韋賈于邯鄲,見秦質子異人。歸而謂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爸橛裰A幾倍?”曰:“百倍。”“立國家之王贏幾倍?”曰:“無數。”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曖衣余食;今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愿往事之!

  選自《戰國策》

  21、解釋文中加線詞的意思

  ①賈: ②謂……曰:

 、劾 ④力田

 、轁桑 ⑥之:

  22、翻譯下列句子

 、賲尾豁f賈于邯鄲,見秦質子異人。

  譯文:

 、诮窠▏⒕,澤可以遺世。愿往事之。

  譯文:

  23、試評論一下呂不韋其人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24~26題。

  鄒忌將己之美、徐以之美,細細詳勘,正欲于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古文觀止》)

  24、對加線字的注意、釋義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細細詳勘 勘:kān 調查,核對

  B、正欲于此參出微理 參:cān 探究并領會

  C、千古臣諂君蔽 蔽:bì 被蒙蔽

  D、從閨房小語破之 語:yù 告訴  答案

  25、與“從閨房小語破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齊國之美麗者也。 B、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燕、趙、韓、魏聞之。

  26、結合課文,說說“正欲于此參出微理”的“微理”的內容: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4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教學目的] 1. 繼續學習文言中一些實詞、虛詞的用法。

  2.學習本文運用設喻講道理和表明見解的方法。

  [教學重點]  文中出現的句式和詞類活用現象。

  [教學難點]  本文第二段鄒忌以自己的事情設喻,勸說齊王納諫是教學難點。

  [教學安排] 課內自讀課文一課時可完成。

  [教學方法]  啟發式提問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看過《封神榜》的肯定知道,在殷商時代,有一位大臣比干因進諫國君而被紂王剖心致死,像這樣悲慘的結局足以使諫臣望而卻步。但是,各朝各代仍有不少智勇雙全的忠臣義士,為了國家的前途而勇于進諫,在那伴君如伴虎的時代游刃有余的生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位杰出的人物鄒忌,看看他是如何諷諫齊威王納諫除蔽,修明政治的。

  請大家把課本翻到《鄒忌諷齊王納諫》(著重號內容板書)

  二.相關知識介紹

  1.解題 參照注釋⑴明確:鄒忌是齊國人名。諷:是諷諫的意思,即用暗示、比喻之類方法委婉地規勸。納是接受、采納。諫是臣子向國君提建議。全題合起來就是鄒忌委婉地規勸齊王采納臣民的意見。

  2.《戰國策》 初三學習《唐雎不辱使命》時作過簡介?蓞⒄疹A習提示內容。

  注意:這是一部國別體史書,與前面學的《史紀》(紀傳體)、《資治通鑒》(編年體)不同。

  三.教師范讀課文

  四.學生齊讀全文后自己理解其內容

  五.課文重點內容講解

  教師串講一段,請兩名學生串講兩段,在此過程中將重點字、詞、句隨時講解并板書。

  1. 實詞

  zhāo  早晨(名詞)              私人,自己(代詞)

  朝   cháo  朝廷(名詞)         私   私下,偷偷的(形容詞)

  cháo  朝見(動詞)              偏愛(動詞)

  身長,長(形容詞)             古義是兩個詞:土地方圓

  修     修建(動詞)            地方

  整治(動詞)                   今義是一個名詞

  2.虛詞:莫:無定代詞,指人。譯為“沒有誰”。弗:fú,否定副詞,譯為“不”。

  3.詞類活用

  a.形容詞意動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以……為美”“認為……美”)

  b.形容詞作動詞 私我也(“偏愛”)

  c.名詞作狀語 面刺(當面)

  d.使動用法 聞寡人之耳者(使……聽到)

  4.句式

  a.固定句式。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2)吾與城北徐公孰美?

  這兩句都是比較相關兩項得失高下的選擇句,是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其中(1)句中疑問代詞“孰”由于受強調而被提前,是(2)句的倒裝句。

  b.賓語前置 忌不自信(在否定句中,代詞作動詞賓語,前置)

  c.狀語后置(介詞短語后置)

  欲有求[于我]也(欲[于我]有求)  皆以美[于徐公](皆以[于徐公]美)

  能灣譏[于市朝](能[于市朝]謗譏) 皆朝[于齊](皆[于齊]朝)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此所謂[于朝廷]勝)

  d.判斷句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者也。  判斷句

  (補)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者,……也。  式標志

  e.省略句。ㄠu忌)與(客人)坐談

 。▽W生結合講解再默讀全文)

  六.課文難點內容分析

  緊扣題目,理解課文。首選設問文章開始沒有直接寫鄒忌諷勸齊王,而寫了什么內容?寫的是由一件家庭瑣事引起的聯想,然后圍繞這件家事展開提問:

  1.這件家事是什么?

  ――鄒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與徐公比美的問題。

  2.由于感情不同,鄒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問題時的口氣有所不同,注意揣摩各自的語氣所含的感情色彩。

  問妻:我孰與徐公美?(親昵)        問妾:吾孰與徐公美?(嚴肅)

  問客:吾與徐公孰美?(平淡)

  3.由于鄒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與心理不同,所以回答問題時語氣感情色彩有明顯差異。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熱情地贊揚)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地位低微,拘謹,害怕)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逢迎應酬)

  4.面對妻妾與客的贊美,鄒忌態度如何?得出什么結論?

  ――他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從“忌不自信”……內容可知)。

  他思之的結果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也。

  5.反復思考,分析鄒忌“入朝見威王”是如何“諷”齊王的?

  ――鄒忌入朝后,并未單刀直入向齊王進諫,而是將比美這件生活小事講給齊王聽,談自己體會,然后同國家大事進行類比,將妻、妾、客與齊王的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類比,推理委婉地進諫,得出一個結論:“蔽甚”。(這里由生活瑣事推及國家大事采用了設喻手法。)

  6.諷諫結果如何?

  ――最后齊王納諫。文中寫到齊王納諫決心之大,行“三賞”朝廷內外出現了“三變”,使得“四國朝齊”。

 。ò鍟靥杻热荩

  鄒忌 ——    妻 ————妾————客

  私 ————畏————求        諷

  齊王——    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   蔽甚    設喻(委婉)

  三賞————廣開言路

  納   三變————政治修明              諫

  四國朝齊——國家強盛

  七.學習借鑒

  1.設喻手法 在今后生活學習中可借鑒,需注意的是設喻要精妙,比喻要切當。

  2.詳略處理 寫作時借鑒,注意該詳的地方定要潑墨如水,該略的地方要惜墨如金。

  3.通過對話表現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文中的三問三答

  4.思想內容借鑒 文中的“納諫除蔽”這種見解在當時有積極意義,雖然鄒忌諷諫與齊王納諫都是為鞏固封建統治,但在客觀上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會進步。今天,我們為實現“四化”有借鑒意義,同時也應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培養多謀善斷能力。

  八.總結全文

  九.作業設計(略)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5

  1、說教材: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古代歷史、散文名著《戰國策》中的名篇,文字淺顯,故事具體,人物形象突出,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教育意義,語言藝術上有極高的成就。鄒忌作為齊國的謀臣、策士,他的說話藝術在這里淋漓盡致地得以發揮,他進諫齊威王,齊王欣然采納他的意見,齊國出現了大治。不動一兵一卒,不費一槍一炮,就能使燕、趙、韓、魏皆朝于齊。

  2、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對文言文的基本學習方法有一定的掌握,第一節可是已對本課的字詞句及文章內容進行了梳理,同時在前幾個單元的學習中已經對人物形象方法刻畫有了一些把握。但是九年級學生學習壓力大,他們未深入接觸社會,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通過這課學習鄒忌的說話藝術,來培養他們在為人處事、交際修養等方面的能力。為此根據這學情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

  3、教學目標:

  1、通過探討本文記敘的故事,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2、把握分析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品質。

  3、學習理解鄒忌的諷諫藝術。

  4、引導學生學會委婉勸說別人的能力,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體會鄒忌的諷諫藝術,體會人物優秀品質。

  2、教學難點:a、培養學生正確的人際交往能力。

  b、培養學生懂得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懂得虛心接受別人意見。

  5、教學方法:現實生活中我們用各類語言形式與人交流、溝通、表達自己的心聲時,要想自己的話讓別人愿意聽,聽起來順耳、舒服,其實并不容易。對文言文的教學,我們有時太過于糾纏字、詞、句等文言語法、句法方面的內容,而疏于文本本身所傳達的思想、文學等藝術魅力。感此,以學生實際因才施教,來進一步開發學生的語言潛能。這節課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教學法來完成教學任務:1、多媒體教學法 2、創設情景的教學法3、自主合作探究法

  6、說教學過程:A、導入新課: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今天我們就將去領會齊國諫臣鄒忌的諷諫藝術。

  B、復習鞏固舊知1、掌握下列字詞2、翻譯下列句子3、復述故事情節。

  形貌i麗:光彩美麗朝服衣冠:穿

  孰視之:同熟仔細美我:以什么為美

  私我:偏愛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面刺:名詞作狀語當面間(jiàn)進:偶爾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C、自學課文、把我文章內容1、鄒忌為什么要向齊王進諫?鄒忌又是如何向齊王進諫的?3、從結果看齊王聽從鄒忌的諫言嗎?結果怎樣?

  鄒忌在與徐公的比美中,在與妻妾客人的對話中,在當面與徐公的比較,以及在自己暮寢的思考后覺得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刻想到君王也受到了蒙蔽,因此進諫。

  鄒忌入朝后,并未單刀直入的向威王進諫,而是通過自己的閨房小事談自己的體會,然后以類比的方式委婉的進諫。

  D、探析人物形象、

  E、分析鄒忌的諷諫藝術1、鄒忌成功的說服齊王,它的勸說方式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什么可取之處?我們應該從鄒忌身上學到些什么?

  1)為對方打算———不暴露游說的目的

  2)用婉言相勸―忠言順耳利于聽

  3)巧用攻心術―先對方之憂而憂

  4)排比造勢―讓對方認同

  1)對人對己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2)善于思考,有反思的習慣和自省的能力

  3)觀察事物深入細致,通過表面現象看本質

  鄒忌的諷諫藝術特點:(1)做好準備工作。(2)創設好的談話氛圍。(3)找準切入點。(4)要掌握談話的方法和技巧。(5)條理清晰,要有邏輯。

  F、拓展、情景再現話題:

  1、寒冬的天氣,時冷時熱,假如你要勸你的母親多穿件衣服,你該怎么說?你的母親要勸你,又該怎么說?

  2、同學們都渴望公平,你們該如何勸老師不要歧視待進生。

  G、課堂小結:《鄒忌諷齊王納涑》對話精彩,結構精巧,鄒忌的睿智,齊威王的英明等等,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鄒忌的諷諫藝術,對于當代人際交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愿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正確評價自己,積極接受他人建議,善于向他人推銷自己。

  6、說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善思:小中見大

  鄒忌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6

  鄒忌諷齊王納諫

  從容說課

  《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國策·齊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文章生動地記敘了鄒忌諷齊王納諫,使齊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贊美而自喜,而是從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二部分寫鄒忌以切身經歷設喻,諷諫齊王除蔽納諫;第三部分寫齊王納諫及其結果。鄒忌以自己與徐公比美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設喻,由己及君,以小見大,由家事到國事,道理由淺入深,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本文語言淺顯,故事情節生動,內容并無費解之處。教學的基本方式應是以學生自讀為主,以教師點撥為輔。點撥,主要是抓住勸諫和諷喻手法來啟發學生,使他們悉心體會鄒忌委婉勸說的方式,明確鄒忌勸說藝術在當代人際交往中的作用。另外,梳理文言知識。掌握重點實、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也是教學重點之一,不宜忽略。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了解賓語前置的句式特點。

  2.了解《戰國策》。

  能力目標

  1.朗讀課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2.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理解諷喻說理的特點。

  德育目標

  認識除蔽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教學重點

  理讀課文,總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現象。

  教學難點 

  反復誦讀,體會鄒忌進諫的技巧。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用以讀帶講的方式,使學生在自讀、齊讀、默讀等各種形式的朗讀中感知課

  文,理解課文。

  2.討論點撥法  教學過程 中,從不同角度多設疑,巧設疑,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

  一、導語 設計

  “人貴在自知!饼R國的謀臣鄒忌就是這樣一位賢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與徐公相比卻還不及,妻子偏愛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說他比徐公美。鄒忌由此聯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尋找答案。

  二、資料助讀

  1.《戰國策》

  《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的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國策》《國事》等名稱,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全書共33篇。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

  戰國時代七雄并立,兼并戰爭比春秋時代更為頻繁激烈,各諸侯王紛紛招攬謀臣策士為自己出謀劃策,于是“士”這一階層活躍起來,有的主張連橫,有的主張合縱,所以,史稱這些人為策士或縱橫家,他們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張或斗爭策略,為某些統治集團服務,并且往往利用當時錯綜復雜的斗爭形勢游說諸侯!稇饑摺肪褪侵赜浭鲞@些策士們的言行的。

  《戰國策》語言活潑流暢,粗中有細,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諷涑的謀臣鄒忌,任性頑固的貴族老婦人趙太后,追逐功名富貴的策士蘇秦。另外,還特別善于運用一些諷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戰國策》不愧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后世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2.鄒忌

  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藉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后,大為贊賞,封他為齊相。而當時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出了關于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后,淳于髡對他的仆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為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3.齊威王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工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睆拇撕螅R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教師播放示范朗讀錄音,學生邊聽邊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記號。聽畢,借助注釋、詞典自行理解。

  2.譯讀課文,理解文意。

  學生自瀆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句。如有疑難問題,同桌之間討論解決。教師巡視,答疑解惑。

  教師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多媒體顯示:

  (1)讀準字音。

  帙麗    朝服      衣冠    窺鏡

  期年    朝于齊    間進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俪鹿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勰苊娲坦讶酥^者     ④聞寡人之耳者

 、萁颀R地方千里         ⑥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⑦鄒忌諷齊王納諫       ⑧能謗譏于市朝

  (3)翻譯下列句子。

 、傥沂肱c城北徐公美?          ②忌不自信。

 、鄞怂^戰勝于朝廷。         ④王之蔽甚矣。

  學生逐題完成,并全班交流。

  確:(1)yì  zhāo  guān  kuī  j  cháo  jiàn

  (2)①朝:名詞作狀語,在早晨。

  美:以……為美,形容詞用作動詞。

  面:當面,名詞作狀語。

  聞:使……聞。

  地方:土地方圓。

  ⑥左右:國君旁邊的近臣。

 、咧S:委婉勸說。

 、嘀r譏:公開指責。

  (3)①我同城北徐公比,哪個更美?(把握“……孰與……”的句式)

 、卩u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把握賓語前置)

 、圻@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敵國。

 、艽笸跄苊杀魏苌罾!

  四、思讀課文,理清思路,背誦課文

  1.研習第一自然段

  誦讀指導:此段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寫起,三問三答,非常精彩,他們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語氣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愛戀之情、其妾畏懼拘謹之情、其客的阿諛奉承之情都要讀出來。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吾孰與徐公美?”“我與徐公孰美?”三個問句,一問其妻,二問其妾,三問其客。要讀出鄒忌窺鏡后的自得又不自信。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讀出融融的愛戀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君妾之答,要讀出怯怯的拘謹之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讀出阿諛奉承之情。

  “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此句則是鄒忌通過“孰視”“窺視”終于發現自己遠遠不如徐公而引起的深思,他的自言自語道出了妻、妾、客阿諛自己的原因。要讀得深沉、懇切,并注意其節奏感。

  (指名一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教師指導后,學生齊讀)

  提問:鄒忌諷齊王的起因是什么?

  明確:與徐公比美。

  提問:如何與徐公比美的呢?

  明確:通過鄒忌的三問,即問妻、問妾、問客,及妻、妾、客的三答。

  提問:妻、妾、客三答后,鄒忌“暮寢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鄒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板書:思

  (可組織學生四人為一組展開討論。教師深入其中加以指導,最后師生達成共識)

  明確:“暮寢而思之”的“之”指代上文的“三問”“三答”,尤其是“三答”。鄒忌在三問三答之后,經過“孰視”“窺視”,知道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偏偏說比徐公美。這是引起他思考的原因!拔崞拗牢艺,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边@是鄒忌經過一番思考得出的結論。至此他豁然頓悟,認識到凡是對自己有偏私、有畏懼、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會說些獻媚討好的假話。這比美悟出的道理為鄒忌諷諫齊王埋下了伏筆。

  板書:私  畏  求

  妻  妾  客

  2.研習第二自然段

  (學生齊讀)

  誦讀指導:本段是鄒忌用現身說法、親身體驗諷勸齊王。讀來要娓娓動聽,如與人細語敘家常。

  “于是入朝見威王”句要用中速較緩慢地讀出。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句重音要放在“誠”字上面。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一一對應,兩兩相比。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節奏感很強,讀時要注意,并且要讀出懇切、至誠之意。

  “今齊/地/方千里”中的“地”當作“土地”講,“方”是“方圓”之意,因此在“今齊”與“地”之后都要略作停頓。

  (教師領讀,學生齊讀)

  提問:在本段中,鄒忌是如何諷涑齊王的?

  明確:以家事喻國事的辦法。

  學生(補充):以“臣之妻私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與“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與“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勸說齊王除蔽納諫。最后懇切指出“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板書:

  私    宮婦

  畏    朝廷之臣

  求    四境之內

  教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好。鄒忌緊扣“私”“畏”“求”三個方面以親身體驗諷勸齊王,鄒忌諷諫的效果如何呢?讓我們繼續學習文章的三、四自然段。

  3.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教師范讀后作誦讀指導)

  誦讀指導:”善”要讀出齊威王正的心悅誠服,音調要適當拉長。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則是齊威王鼓勵納諫的三賞。要用中速讀出真誠、懇切之意。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句中的“此所渭”后要略作停頓。

  (學生齊讀,教師加以指導)

  提問:鄒忌諷諫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樣取得這樣的效果的?

  明確:王曰:“善”則是對鄒忌一席話的肯定和贊賞。由于鄒忌由小及大。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國事,用自己的切身體驗去規勸齊王;設喻巧妙,推認自然。入情入理,態度誠懇,所以齊王正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見。

  板書:小  大 

  家事  國事

  提問:齊王是怎樣納諫的?臣民是么怎樣進諫的?齊王納諫的結果如何?

  明確:①齊王下令按進諫的方式,分三等懸賞群臣吏民!蹦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滂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比绱瞬挥嬢^提意見的方式和態度,這在封建社會是罕見的,也正是鄒忌敢于進諫的原因。②臣民進諫分三個階段,發生了三次變化,“令初下,群臣進涑,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聞之;期牛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這三變生動地反映了這一重大舉措的正確性。③結果是“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板書:

  三賞

  三變

  (指名一朗讀基礎好的同學讀三、四自然段,齊瀆課文)

  4.多媒體顯示背誦思路,學生齊背課文。

  五、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鄒忌諷諫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3.課外閱瀆《觸龍說趙太后》,比較觸龍與鄒忌的講話藝術。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檢查背誦;品讀課文。體味本文寫作技巧之妙,鄒忌勸諫技巧之高;質疑解疑,培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聯系實際,對照反思,掌握人際交往藝術。

  [教學步驟 ]

  一、檢查背誦

  個別抽查或集體齊背。

  二、品讀課文,鑒賞寫作技巧之妙,品味鄒忌勸諫技巧之高

  1.鑒賞寫作技巧之妙

  提問:《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被人稱贊有加的有兩點,一為精彩的對話,一為精巧的結構。請談談你對此的認識。

  學生自由發言。成果展示:

  (1)精彩的對話

  品味鄒忌的三問,問妻:“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問妾:“吾孰與徐公美?”問客:“吾與徐公孰美?”

  第一問的背景是:“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麗,朝服衣冠,窺鏡!痹囅胍晃幌嗝蔡锰、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早晨起床,對著鏡子一照,問他的:妻子“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心里應該是對自己的美貌充滿信心,并且不用妻子回答便知道結果。所以,這第一問的語氣應充滿自信,且沾沾自喜的。

  第二問的原因是:“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彼詫ψ约旱拿烂猜杂袘岩。因此,應帶有疑慮,并且急于知道結果,另外,考慮到所問的對象是小妾。因此,語氣是嚴肅、疑慮、急切的。

  第三問的背景是:“且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設想一下當時的情景:客,外人,看問題可能更客觀,但問這樣的問題似乎又不好意思,因此,即使問,也是試探著小聲問。

  小結:這三問,看似平常,普通,問的都是“和徐公比美”問題,但由于問的對象不同,問的背景情況不同,因此問的語氣與神態都會不同。

  品味妻、妾、客三答

  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妻,情人眼里出西施。答得自然非?隙。

  妾。地位低下,回答時自然要有所顧忌,否則的話可能會失寵,所以就用反問的語句。表達更加肯定的語氣。

  客,他是有事拜訪,有求于鄒忌,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所以回答總得讓對方滿意,其實客人是能分辨誰更美的,從他的語氣中能體會到,客的回答較為平淡。比不上妻妾那樣中肯有力。

  上邊三種答法的意思基本是一樣的。但由于身份不同,想法不同,因此他們的回答、語氣與神態也就有差別,此所謂“言為心聲”。

  這些對話看似平常,但含意雋永,耐人尋味。

  (2)精巧的結構

  《鄒忌諷齊王納涑》一文被人稱贊的應為結構上的“三疊法”了:三問,三答(與徐公比美);三比(由已推王);三賞(齊王納涑);三變(結果)。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形成一種奇特的篇章結構。但承轉全文并最能體現人物特點的應該是這兩個字:

  一是“思”。鄒忌在三問之后。從妻、妾、客得到美于徐公的答案。可在事實面前,“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白視,又弗如遠甚”。此時,他—沒有妒忌,要知道他對白己的容貌是相當看重的;二沒有大怒,不因為自己比不上人而生氣。也沒有因此而遷怒于人。要知道妻妾都騙了他。相反的,他卻是“寢而思之”。并能比較客觀地總結山個中的原委: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更難得的是,他能進而類推到治理齊國的大王身上,指出“王之蔽甚矣”。這一點正如《古文觀止》編者的評價:“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評勘。正欲于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可以說這一“思”是文章的深化,而且凸現了鄒忌的智者形象。二是“善”。齊王在聽完鄒忌的進言之后的神情、態度在這一字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齊王在聽了鄒忌的閨房小語之后。一沒有怪鄒忌在朝廷上談閨中如此不莊重之事;二沒有追究鄒忌與自己相提并淪之罪;三不掩飾自己深受蒙蔽之事實。相反,他只說一“善”字,多么痛快,多么干脆。也正是有了這一“善”字,才有下面的“三賞”與“三變”,才有“戰勝于朝廷”的盛況。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明君的高大形象。

  這一“思”一“善”可以說是解讀本文的樞紐:正是有了“思”才會有下面的諷,這是行文的一大轉折——由不值一談的閨中小事轉向了國家大事;而“善”可算是全文的高潮,一次充滿危機進諫君王的險事至此已化為君臣思想相通的喜事,揭開了齊國走向強盛的序幕。

  2.品味鄒忌勸諫技巧之高

  學生悉心揣摩,討論交流。成果展示:

  (1)為對方打算——不暴露游悅目的。

  鄒忌向齊威王獻策之時。齊國的政治比較腐敗,大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如果鄒忌向齊威王再三苦苦勸諫,甚至流下眼淚或者破口大罵,以死諫君,效果不一定好。鄒忌注意了進諫藝術,入朝后,并未單刀直入,而是以“閨房小事”說自己的體會,小題大做。現身說法使齊王也同理得證“蒙蔽甚矣”,于是一聲令下,廣納諫言,終于“戰勝于朝廷”。

  (2)用婉言相勸——忠言順耳利于聽。

  下級勸說—上級,由于尊卑關系不得不謙言以諫,否則會招來殺身之禍。鄒忌實話實說“不如徐公美”,創設情境,取悅威王。鄒忌諳習“良藥蜜口利于病,忠言順耳利于聽”。

  (3)巧施攻心術——先對方之憂而憂

  鄒忌很了解齊王處在許多人對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懼、有所企求的環境中,必然是個耳不聰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他為國之清明擔憂;又因曉得齊王有修明內政以興邦的宏志,為此設喻使齊王欣然接受勸告,提升了齊國的威望,贏得了諸侯的尊敬。

  3.討論交流:鄒忌的勸諫技巧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什么啟示?

  明確:在現代信息社會中,口語交際的頻率很高,了解別人、推薦自己、談判求職、合作共事都需要較高的口語表達能力。所以鑒賞鄒忌的勸諫技巧,對提高我們適應社會交際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說別人時要不卑不亢。言語恰到好處——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自己尊嚴,是鄒忌給我們的啟示,也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

  三、開放探究,質疑解疑

  1.學生自由質疑,或指名同學回答。或全班討論,教師相機誘導、點撥。

  2.教師收集有價值的問題組織全班同學研討解決。

  如:鄒忌勸諫成功,僅僅因為有較高的勸說技巧嗎?《戰國策》中龐恭的“三人成虎”的進

  諫、百里奚的“唇亡齒寒”的進諫,可以說與鄒忌的方法不相上下。為什么失敗了呢?

  學生討論,明確:唐代魏征沒有諷諫藝術,每每獲得成功?磥韯裰G能否成功。其決定因素在于諫對象——王。由于君與臣之間的絕對不平衡,導致君主成為在這一過程中的絕對權威。而臣下如履薄冰,稍有差錯,輕者丟官失命,重者株連九族。鄒忌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齊威王的英明,齊威王才是最大的贏家,他贏得了名聲,也贏得了國家強盛。

  作者的目的是強調游說之士的作用,所以有些地方未必合乎史實,但鄒忌的諷諫術值得我們學習。

  如:《鄒忌諷齊王納諫》給你什么啟示?

  學生明確:作為領導,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偏聽偏信;作為群眾,提建議要講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對方,又要保護自己的尊嚴不受侵犯;作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別人的建議。

  四、課堂小結

  《鄒忌諷齊王納涑》對話精彩,結構精巧,鄒忌的睿智,齊威王的英明等等,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鄒忌的諷諫藝術,對于當代人際交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愿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正確評價自己,積極接受他人建議,善于向他人推銷自己。

  五、布置作業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

  呂不韋賈于邯鄲,見秦質子異人,歸而謂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薄爸橛裰A幾倍?”曰:“百倍。”“立國家之王贏幾倍?”曰:“無數!痹唬骸敖窳μ锛沧,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愿往事之!

  (選自《戰國策》)

  1.解釋文中加點字詞的意思。

 、儋Z:       ②謂……曰:    ③利:

  ④力田:    ⑤澤:           ⑥之:

  2.解釋下列句子。

  (1)呂不韋賈于邯鄲,見秦質子異人。

  (2)今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愿往事之。

  3.試評論一下呂不韋其人。

  參考答案:

  1.賈:經商,做買賣。  謂……曰:對……說。    利:贏利。 

  力田:辛勤耕作。    澤:恩澤。  之:指代秦公子子楚。

  2.(1)呂不韋到邯鄲經商,見到人質于趙的秦公子子楚(即異人)。

  (2)如果幫助他獲得秦王王位,恩澤町以遺留萬世,我愿意去資助他。

  3.呂不韋資助異人并力助其奪得秦王王位,幫助他養育兒子。助其于滅六國,一統天下,他做了天大的生意,是最精明的生意人。

  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除弊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2、了解《戰國策》這部國別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4、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5、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十一個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諷  諫  謗  譏  面刺  書  期  美(我)  私  聞

  2、掌握二個通假字

  有  孰 

  3、歸納四個實詞和虛詞的義項

  實詞:修   朝

  虛詞:孰   誠

  4、熟悉三個古今異義的詞語

  地方   左右   明日

  5、注意一個成語

  門庭若市

  6、解釋六個文句,注意其句式特點

  A、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B、忌不自信。

  C、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E、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F、王之蔽甚矣。

  教學難點  

  1、反復誦讀中對文章的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悟

  2、本文記述了鄒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喻,諷勸齊王納諫除蔽的故事。如何較全面、正確地認識鄒忌這個人物形象。

  教學設想

  可以在多媒體教室利用課件組織教學。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語 :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唐朝名臣魏征批評他的一篇奏章寫在屏風上,當作“鏡子”,隨時對照。他總結自己“照鏡子”的體會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可以說,唐太宗李世民是一個很會“照鏡子”的人。魏征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鏡子,他敢觸龍顏,一針見血地指出皇帝的過失;唐太宗納諫如流,及時改正自己地錯誤。圣君、賢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穩定,國泰民安。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而這位以雄辯著稱的謀臣的諷諫之法更是令人叫絕。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解題

  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了文章內容地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籍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后,大為贊賞,封他為齊相。而當時的謀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了關于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后,淳于髡對他的仆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為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后,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提供有關《戰國策》與戰國的資料 

  《戰國策》原名《國事》《短長》《事語》《長書》等,由于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后定名為《戰國策》,至于這部書的作者,已不可考。

  《戰國策》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共245年的歷史。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合一篇,中山一篇。

  戰國時代,七雄并立,兼并戰爭比春秋時代更為頻繁激烈,各諸侯王紛紛招攬謀臣策士為自己出謀劃策,于是作為“士”的這一階層人物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活躍起來,有的主張連橫,有的主張合縱,所以,史稱這些人為策士或縱橫家,他們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張或斗爭策略,為某些統治集團服務,并且往往利用當時錯綜復雜的斗爭形勢游說諸侯采納!稇饑摺肪褪侵赜浭鲞@些策士們的言行的。

  《戰國策》語言活潑流暢,粗中有細,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諷諫的謀臣鄒忌,任性頑固的貴族老婦人趙太后,追逐功名富貴的策士蘇秦。另外,還特別善于運用一些諷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稇饑摺凡焕⑹窍惹貧v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四、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學生通過初讀,篩選出自己讀不準或不會讀的字,借助工具書查明后再讀一遍。易讀錯的字有:

  昳(yì)麗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窺(kuī)鏡 

  期(jī)年    朝(cháo)于齊  間(jiàn)進

  (二)再讀課文,讀清句讀。讓學生根據課文下的注解,理解字義、詞義、句意,在此基礎上讀出語句的停頓?勺屢粚W生讀,讓其他學生聽他哪些句子讀錯了,然后一起糾正。

  五、學生根據文下注釋,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可逐段講解)

  六、布置作業 :

  熟讀課文,依據注釋試譯全文,并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重點字詞。

  第 二 課 時

  一、檢查學生課后學習情況,教師對本文教學重點予以強調 

 。ㄒ唬├斫庠~語在文中的意思

  鄒忌諷齊王納諫   (諷:用委婉的語言暗示、勸告或指責。與現代漢語“諷刺”不同。 諫:臣子向國君提出的意見。)

  能謗譏于市朝 (公開指出。謗,公開地指責,沒有貶義;譏,微言諷刺。注意區別:誹,背地里議論、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指責)

  上書諫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書、文件。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ǘ┰~類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詞作狀語;服,名詞作動詞)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詞意動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面,名詞作狀語) 

  4、聞寡人之耳者 (聞,動詞使動用法) 

 。ㄈ┮辉~多義

  1、修

  乃重修岳陽樓(興建,建造)

  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整治)

  雨村便急忙修書(撰寫)

  鄒忌修八尺有余(長,高)

  2、朝

  相如每朝時常稱病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上朝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朝拜

  于是入朝見威王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朝廷

  朝服衣冠《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早晨 (zhāo) 

  3、孰

  我與城北徐公孰美   代詞,誰 

  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同“熟”,仔細。

  4、誠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確實,的確)

  帝感其誠 《列子·愚公移山》 誠心、誠意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出師表》 確實、的確 

  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曹軍必矣 《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表假設,如果、果真

  (四)古今異義 

  1、今齊地方千里 (土地方圓)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國君旁邊的近臣)

  3、明日,徐公來。(古義,第二天。 今義,今天的下一天。)

  (五)句式 

  1、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判斷句)

  2、忌不自信 (賓語前置) 

  3、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省略句)

  4、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介詞結構后置句) 

  5、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判斷句,兼介詞結構后置) 

  6、王之蔽甚矣 (被動句) 

  引導思考: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與“吾與徐公孰美?”兩個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確:兩個句子均為古漢語中的固定句式!芭c……孰”是由“孰與”演變而來,意義與“孰與”相同,都表比較!笆搿睘橐蓡柎~,在疑問句中常前置,“孰與”即“與孰”。

  例如:“吾與徐公孰美”可譯為:我和徐公誰漂亮呢?“吾孰與徐公美”可譯為:我和徐公相比,誰漂亮呢?以上兩句的意思是一樣的。

  2、“忌不自信”句應如何理解?

  明確:“忌不自信”句應譯為:鄒忌不相信自己。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賓語前置句。賓語前置句,在古漢語中常見。

  例如:彼不我恩也 《童區寄傳》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輸》 “之”助詞,賓語提前的標志

  唯余馬首是瞻 《馮婉貞》 構成“唯……是……”格式的賓語前置 

  (六)注意一個成語

  門庭若市:形容來者之多。(注意與“門可羅雀”區別)

  二、品讀賞析。學習文言文不能僅停留于淺層次的字、詞、句的理解上,還要進一步品味語言的感情、韻味,分析人物形象,賞析行文技巧,領悟所含哲理。 

  本文可通過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品味賞析: 

  1、鄒忌是由一件家庭瑣事聯想到國家政事的。這件家庭瑣事是什么?

  明確:鄒忌向他的妻、妾與客提出自己與徐公誰美的問題。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異,其妻、妾、客回答問題時的語氣有差別。有何不同?請從原文中找出并說明其感情色彩。

  明確: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贊美,口氣亦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討好,口氣有點勉強。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备星樯适嵌Y貌、尊重,口氣有點客氣。(可讓三位同學分角色表演。) 

  3、面對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贊美,鄒忌的態度如何?

  明確:面對贊美,鄒忌并未得意忘形!懊魅,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笨梢娻u忌很有自知之明。

  4、鄒忌是如何“諷”齊王的?

  鄒忌入朝后,并未單刀直入向威王進諫,而是以“閨房小事”談自己的體會,然后以類比的方式委婉進諫。正如《古文觀止》編者評價:“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詳勘,正欲于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

  5、諷諫的結果如何? 

  明確:齊威王接受了諫言,發布政令,廣開言路,懸賞納諫。始而“門庭若市”,繼爾“時時而間進”,最后“無可進者”,終于“戰勝于朝廷”。

  三、分析本文在說理以及記敘上的特點。

  本文采用了“三疊法”,從頭至尾一直使用三層排比的手法寫作

  三問   :妻、妾、友              三答 

  三比:妻私我  →   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  →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    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三賞:上賞            中賞             下賞  

  三時:令初下        數月之后       期年之后

  三態:鄒忌以現身說法進行諷諫   齊威王“下令”廣泛征求意見   各國“皆朝于齊”

  排比與層遞,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形成一種奇特的篇章結構。

  四、討論如何較全面、正確地認識鄒忌這個人物形象,以及他諷勸齊王的行為的作用。

  鄒忌這個文章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足智多謀,嫻于辭令,深諳君王心理的謀士。他在妻、妾、客的交口稱贊中,保持了清醒的頭腦,終能透過現象看清本質,實事求是地得出了結論。然后他從日常生活小事情聯想到關系國家治亂的大事,委婉地勸諫齊王,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鄒忌諷勸齊王廣開言路,納諫除弊,修明政治,其主觀目的當然在于維護齊王的利益,鞏固封建專制統治,這是歷史的局限,但他的行為在客觀上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人民的安定和生活的改善。同時,對于我們今天建設民主法制的社會也有借鑒的價值。鄒忌的故事至少告訴我們,作為一個領導者,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廣泛聽取批評意見,及時發現和改正缺點錯誤,不犯或少犯錯誤。

  還應當指出的是,《戰國策》的作者在記敘歷史事件時,往往美化了封建統治者,過分夸張了謀臣策士的作用,有時為了突出縱橫游說之士在歷史事件中的決定性作用,甚至編造一些情節。像本文鄒忌諷勸齊王后,出現了一個“無可進者”、“皆朝于齊”的理想境界,這種夸張的手法確實突出了廣開言路的重要,但在當時諸侯割據稱雄,以攻伐為賢的戰國時代,這樣的進諫結果只能是一種無法實現的幻想,是與史實有出入的。

  五、布置作業 

  1、反復誦讀課文

  2、鞏固所歸納的字詞知識

  3、  閱讀《召公諫歷王弭謗》一文,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相比較,寫一篇鑒賞文章,談談鄒忌與召公的勸諫技巧。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進一步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領會文中類比推理和比喻說理的方法,學習“三疊式結構”的寫法;

  初步培養學生快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組織語言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勇于接受意見,敢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習慣。

  教學突破點:

  1、理解課文,領會文中類比推理和比喻說理的方法,學習“三疊式結構”的寫法。

  2、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方法:1.朗讀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鞏固,掌握重點。

  同學們,有誰愿意當一次小老師上臺就文中重點詞句對其它同學進行測評?

  (同學解答、教師評價)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知識目標實現后,今天我們接著學習課文。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事實上如果良藥不苦口,人們更喜歡服用,忠言若順耳人們更容易接受。文中的主人公鄒忌就是用順耳的忠言勸說齊王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議。

  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們進一步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

  三、展示教學目標:(幻燈片)找一個同學讀一讀。

  四、朗讀,感知。(分角色朗讀)

  五、課文內容疏理

 。ㄒ唬⒁痪湓捀爬ㄎ恼聝热荩〒尨穑

  請大家用一句話簡要地概括這篇文章的內容。我們采用“什么人做了一件什么事”的句式來歸納概括。

  (二)、內容理解:三疊式結構

  課文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語言現象:就是很多內容都與“三”有關,并且還可以用“三”的二字短語概括大意,請同學找出能體現“三”這個字的事情有哪幾件?

  1、獨立完成,看看你的發現:你能找到文章中哪些內容與“三”有關嗎?找到后請你用“三 ”的二字短語來進行概括。(同學上臺展示自己書寫)

  教師評價小結:剛才同學們的發現都挺好,出乎老師的預料 。

  鄒忌三問三答,三思(與徐公比美);對齊王三比(家事喻國事);齊王三賞,朝政三變(結果)。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形成一種奇特的篇章結構。

 。ㄈ膹氖字廖簿捎萌B法,三問呼應三答,三答引出三思,三思自會三比,三比才會三賞,三賞終會三變?芍^是一氣呵成,渾然一體。)

  文學作品中以“三”字為標志的情節安排方式叫三疊式結構。這種表現手法,在描寫人物、事件時,有利于情節的開展、人物性格的刻畫和主題思想的表現。

  過渡語:那么在這些情節中表現了人物怎樣的性格特點?

  (三)、分析人物形象(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A、分析人物形象

  請用這樣的句式說出你的思考結果:

  鄒忌是個 人 ,我從 看出來。

  齊王是個 人,我從 看出來。

  討論明確:

  B、每組派一代表在黑板上展示。

  C、教師點拔補充。

  鄒忌是個頭腦冷靜,善于思考的人,我從他“三問”后的“三思”看出來;

  鄒忌是個實事求是,緣事及理的人,我從他“三思”后的“三比”看出來;

  鄒忌是個忠于職守,足智多謀的人,我從他的由家事想到國事并用“三比”看出來;

  鄒忌是個善于辭令,勇于進諫的人,我從他的由家事想到國事并用“三比”看出來……

  齊王是個聞過則改,明智果斷的人,我從他的“善”和“三策”(三賞)看出來;

  齊王是個 從諫如流,興利除弊的人,我從他的“三賞”和“三變”看出來……

  老師語:學習齊王,我們更多的應是提高個人修養,并將其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上,而學習鄒忌,我們除了學習他高尚的品格外,我們還應借鑒他高超的諷諫技巧。有關鄒忌高超的諷諫技巧,我們下節課再探討。

  六、練習設計:(幻燈顯示)

  1、鄒忌由 想到 ,進而推出齊王也深受蒙蔽,這種寫法叫 。(板書:以小比大)

  2、主人公鄒忌是個什么樣的人?

  3、這則故事能給你怎樣的啟迪?(從治國、鄒忌的角度來談)

  三、學習體會:(學生自談)

  本節課你有那些收獲?

  四、小結下課: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個忠誠而智慧的臣子,相信平時我們多了解歷史故事,多關注生活,多運用委婉的方式向他人提建議,大家的說話技巧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最后,我們再一次齊聲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鄒忌高超的進諫水平和這篇文章奇特的三疊式結構。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除蔽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2.了解《戰國策》這部國別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種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4.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5.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修、窺、美、私、昳、蔽、刺”等詞語的意義。

  2.歸納“朝、孰、誠、方、善、間”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反復誦讀中對文章的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悟

  教具準備

  錄音機、《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磁帶、投影儀、投影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了解《戰國策》這部國別體史書的基本情況。

  2.反復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教學步驟 ]

  導語 

  唐朝名臣魏征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蔽赫髡翘铺诘囊幻骁R子,他敢觸龍顏,一針見血地指出皇帝的過失;唐太宗納諫如流,及時改正自己地錯誤。圣君、賢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穩定,國泰民安。戰國時期的鄒忌也是齊威王的一面鏡子,而這位以雄辯著稱的謀臣的諷諫之法更是令人叫絕。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

 。ǚ配浺,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自學指導]一、提供有關《戰國策》與戰國的資料

  《戰國策》原名《國事》《短長》《事語》《長書》等,由于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后定名為《戰國策》,至于這部書的作者,已不可考。

  《戰國策》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共245年的歷史。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合一篇,中山一篇。

  戰國時代,七雄并立,兼并戰爭比春秋時代更為頻繁激烈,各諸侯王紛紛招攬謀臣策士為自己出謀劃策,于是作為“士”的這一階層人物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活躍起來,有的主張連橫,有的主張合縱,所以,史稱這些人為策士或縱橫家,他們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張或斗爭策略,為某些統治集團服務,并且往往利用當時錯綜復雜的斗爭形勢游說諸侯采納。《戰國策》就是著重記述這些策士們的言行的。

  《戰國策》語言活潑流暢,粗中有細,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諷諫的謀臣鄒忌,任性頑固的貴族老婦人趙太后,追逐功名富貴的策士蘇秦。另外,還特別善于運用一些諷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戰國策》不愧史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二、解題

  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了文章內容地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籍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后,大為贊賞,封他為齊相。而當時的謀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了關于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后,淳于髡對他的仆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為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饼R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睆拇撕,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閱讀課文,理解文意

 。ㄒ唬┏踝x課文,讀準字音

 。ㄔ俜配浺簦瑢W生邊聽邊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記號,借助注釋、詞典自行解決)

 。ǘ┰僮x課文,讀準句讀,理解文章

  第一自然段

  誦讀指導

  (學生齊讀)

  此段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寫起,三問三答,非常精彩,他們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語氣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愛戀之情;其妾畏懼拘謹之情;其客的阿諛奉承之情都要讀出來。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吾孰與徐公美?”“我與徐公孰美?”三個問句,一問其妻,二問其妾,三問其客。要讀出鄒忌窺鏡后的自得又不自信。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讀出融融的愛戀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妾之答,要讀出怯怯的拘謹之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讀出阿諛奉承之情。

 。ㄖ该粚W生讀第一自然段)

  文意簡析

  提問:此段所寫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明確:三問三答

  提問:在妻、妾、客的三答中,鄒忌領悟到什么?用文中語句回答。

  明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此道理為諷諫齊王埋下了伏筆。

  第二自然段

  誦讀指導:

  本段是鄒忌用現身說法、親身體驗諷勸齊王。讀來要娓娓動聽,如與人細語敘家常。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一一相對應,兩兩相比。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節奏感很強,讀時要注意。

 。2)“今齊/地/方千里”中的“地”是“土地”,方是“方圓”,因此在“今齊”之后一大停頓后,“地”“方”之間作小停頓。

  文意簡析:

  提問:請同學們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此段大意。

  明確:鄒忌以切身體驗通過三比諷勸齊王。

  第三、四自然段

  誦讀指導:

 。1)“善”要讀出齊威王的心悅誠服。

  (2)“此所謂/戰勝于朝廷”句中“此所謂”后要略作停頓。

  文意簡析:

  提問:第三、四自然段所寫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明確:寫齊王納諫的三賞,懸賞求諫之后的三變,及取得的成果。即“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ㄖ该粚W生讀三、四自然段,然后齊讀課文)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三問

  緣起         三答

  鄒忌進諫               內容         三比

  結果         三賞

  三變

 。ㄈ┤x課文,鑒賞品味

  (學生結合板書,齊讀課文,理解思路)

  小結:本文從鄒忌于徐公比美入手寫起,依次敘述了進諫的緣起,進諫的內容,進諫的結果。進諫緣起于鄒忌的三問,妻、妾、客的三答。妻、妾、客異口同聲的贊美,使鄒忌“暮寢而思之”,悟出了為何“受蔽”的道理。進諫的內容則是鄒忌因小見大,自容貌之微,推及朝廷大事,三比使齊威王聽后連連叫好。而進諫的結果則是齊威王欣然接受鄒忌的勸告,下令獎賞進諫的臣民,齊國也因此威名大振。

  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橫生,采用了一種奇特的三疊排比的結構樣式:鄒忌三問,妻、妾、客的三答;鄒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見威王的三比;齊威王鼓勵納諫的三賞,納諫后齊國的三變,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層層推進,句式整散錯落有致,讀來瑯瑯上口。

 。▽W生再次齊讀課文,結合板書嘗試背誦)

  四、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1.反復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質疑解難。

  2.梳理歸納“朝、孰、誠、方、善、間”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步驟 ]一、檢查復習

  1.請三位同學將下列字詞寫在黑板上:昳麗   窺鏡   孰   弗如遠甚   暮寢   期年   謗譏

  2.提問:《戰國策》所記述的史實起止于何時?

  明確:《戰國策》所記述的史實上起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下止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共二百四十五年的歷史。

  3.提問:“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出自誰之口?

  明確:出自齊威王之口。

  4.提問:鄒忌是如何勸說齊威王納諫的?

  明確:鄒忌以容貌之微推及朝廷大事,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相比,使齊威王欣然接受諷諫。

  5.檢查背誦情況(略)

  二、反復閱讀課文,引導學生質疑解難

  學生提問:“我孰與城北徐公美?”與“吾與徐公孰美?”兩個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確:兩個句子均為古漢語中的固定句式!芭c……孰”是由“孰與”演變而來,意義與“孰與”相同,都表比較!笆搿睘橐蓡柎~,在疑問句中常前置,“孰與”即“與孰”。

  例如:“吾與徐公孰美”可譯為:我和徐公誰漂亮呢?“吾孰與徐公美”可譯為:我和徐公相比,誰漂亮呢?以上兩句的意思是一樣的。

  學生提問:“忌不自信”句應如何理解?

  明確:“忌不自信”句應譯為:鄒忌不相信自己。“信”當作“相信”講,是動詞,“自”指“自己”是名詞,作“信”的賓語。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賓語前置句。賓語前置句,在古漢語中常見。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例句 出處 類型

  沛公何在? 《史記·項羽本紀》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彼不我恩也 《童區寄傳》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輸》 “之”助詞,賓語提前的標志

  唯奕秋之為聽 《孟子·告子上》 加“之為”將賓語提前

  唯余馬首是瞻 《馮婉貞》 構成“唯……是……”格式的賓語前置

  提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句中的“美”應如何理解?

  明確:“美”原為形容詞,現或用為動詞,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拔崞拗牢艺,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應譯為:我的妻子認為我漂亮,是偏愛我;妾認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認為我漂亮,是有求于我。

  意動用法:表示主語認為賓語怎么樣,或主語把賓語當作什么,除了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外,還有名詞的意動用法。

  例如:“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師說》)句中的名詞“師”帶了賓語“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用作意動,應譯為:孔子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

  三、梳理歸納“朝、孰、誠、方、善、間”等詞語的義項

  (檢查學生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的情況,指導學生借助古漢語詞典歸納)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1.朝

  例句 出處 意義

  相如每朝時常稱病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上朝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朝拜

  于是入朝見威王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朝廷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 《封建論》 早晨(zhaō)

  2.孰

  例句 出處 意義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三國志·隆中對》 代詞,“誰”

  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士者?非茲潭也歟? 《鈷姆潭溪小丘記》 代詞“什么”

  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同“熟”“仔細”

  3.誠

  例句 出處 意義

  帝感其誠 《列子·愚公移山》 誠心、誠意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出師表》 確實、的確

  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曹軍必矣 《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表假設,如果、果真

  4.方

  例句 出處 意義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鈉諫》 方圓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 地方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當……時候

  守門卒方熟寐 《資治通鑒·李愬雪夜入荊州》 正

  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 《夢溪筆談·雁蕩山》 才

  5.善

  例句 出處 意義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勸學》 善于

  國人稱善焉 《呂氏春秋·去私》 好

  素善留侯張良 《史記·項羽列傳》 友好

  足下以為善漢王,欲建萬世之業 《史記·淮陰侯列傳》 親密

  6.間

  例句 出處 意義

  少間,簾內擲一紙出 《聊齋志異·促織》 時間

  安得廣廈千萬間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量詞

  至京口,得間奔真州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機會

  讒人間之,可謂窮矣 《史記·屈原列傳》 挑撥離間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左傳·曹劌論戰》 參與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百千齊作 《口技》 夾雜

  予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 《〈指南錄〉后序》 間或

  附:4句~7句的“間”讀jiàn.

 。ū痴b全文,增加積淀)

  四、布置作業 

  1.反復背誦課文

  2.鞏固所歸納的字詞知識

  [板書設計 ]

  [延伸閱讀]閱讀《召公諫歷王弭謗》一文,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相比較,寫一篇鑒賞文章,談談鄒忌與召公的勸諫技巧。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10

  教學目標

  1.結合注釋,利用積累的文言知識,疏通文意;

  2.學習齊威王虛心聽取意見與鄒忌善于思考、敢于進諫的可貴品質;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疏通文意;

  2.以問題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3.領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4.文言字詞的理解、積累。

  課前預習

  借助工具書與注釋,掃清認讀障礙,粗通文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

  一、整體感知

  1.朗讀全文(檢查以下讀音是否正確)

  昳 間

  2.文意疏通

  A.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結合注釋疏通文意(約8分鐘后請三位同學代表小組分別將前三段譯為現代漢語,不對的地方請其他同學指出、糾正)

  B.教師整體梳理文意,如同學對文中的字句還有不理解的地方請舉手提問,全班同學共同探討解決。(梳理文意時強調以下字詞)

  3.將全文再朗讀一遍,要求學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一講本文的故事情節。(兩分鐘準備)抽2—3名學生講述,檢查學生對課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板書

  4.指導學生在把握文章脈絡的前提下,分句、分段朗讀,直至基本成誦。(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品味探究

  1.鄒忌為什么要向齊王進諫?

  明確:鄒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對話中,在當面與徐公比較,在暮寢而思之后,感受到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刻想到國君一定也多受蒙蔽,由此進諫。

  2.突出了鄒忌什么性格特點?

  明確:實事求是,善于思考,勤于政事。

  3.鄒忌進諫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明確:鄒忌能進諫成功有兩個關鍵:一在于他說話的藝術與技巧上,他巧妙地將自己的妻,妾,客人與威王的宮婦,群臣,鄰國進行類比,輕而易舉地讓齊王明白確實受了蒙蔽,二是納諫者齊王有謙厚開闊的胸襟,重賢而又明理。

  4.這突出了鄒忌的什么特點?突出了齊王什么性格?

  明確:鄒忌──善于言辭。從自己的生活出發,以類比推理,得出結論。語言委婉,易于讓人接受。齊威王──重賢明理。

  5.鄒忌進諫的結果怎樣?

  明確:齊王采納了建議。下令面刺、上書、謗譏于市朝分別受上、中、下賞。進諫的人數由門庭若市—時時間進—無可進者。最后其他幾個國家皆朝于齊,乃至于戰勝于朝廷。

  小結:鄒忌:善于思考,實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愛國。齊威王:勇于面對自己的過失,鼓勵天下人評說自己的是非,這種開闊的胸襟在天子唯我獨尊的朝代實屬難能可貴。

  三、拓展遷移

  1.學習本文在今天有什么現實意義?(可從鄒忌與齊王二人的品德修養和鄒忌的語言藝術兩個方面來談,也可從其他方面來談。)

  自己獨立思考后再全班交流。

  2.你還知道哪些通過說話的技巧而取得成功的故事?

  3.古今中外類似齊威王這樣善于納諫的人還有誰?你能講給大家聽一聽嗎?(學生思考后舉手講述,教師給以鼓勵)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11

  【教材分析】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高中語文第一冊的第十九課,屬第五單元(先秦史傳散文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選自《戰國策•齊策》。

  這篇課文所在單元的學習目標是:

 、僦匾曊b讀和背誦;

  ②掌握文言詞語的含義及其在課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并能用現代觀念加以審視;

 、苁箤W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賞先秦散文的能力有所提高。

  根據單元目標,結合課文內容,本課學習目標可定為:

 、倭私狻稇饑摺返挠嘘P知識;

 、谡莆瘴闹械囊恍┪难詫嵲~、虛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劾斫庹n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茴I會文中類比推理和比喻說理的方法,學習“三疊式結構”的寫法;

  ⑤體會“諷諫”的妙處,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蕹醪脚囵B學生快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組織語言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教學設想】

  根據課標要求,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并嘗試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本課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學生自主活動。讓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自主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懂文意;遇有讀不通的地方,提出疑問,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合作探究,或查找資料、請教老師,以期課文學習目標①②的完成。

  第二課時:師生交流探討。在課堂中,將課文學習目標③④⑤⑥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引用典故,解題導入”、“理解內容,探究寫法”、“分析人物,拓展延伸”三個步驟展開教學,分別從內容、結構、寫法、思想意義等方面予以分析,在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下面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一、引用典故,解題導入。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睆拇耍R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ㄗⅲ捍顺烧Z典故于楚莊王也有記載)

  鄒 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借彈琴來說明治國安民的道理:彈琴要音調諧和才算善于彈琴,治國也和彈琴一樣,能安撫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國。齊威王聽后,大為贊賞,于是封他為齊相。

  《戰國策》——戰國時代國別史匯編,也是一部歷史散文總集。又稱《國策》、《國事》,由漢代劉向編訂的,共33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宋、衛、中山十二策。它記載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記錄了各國謀臣的策略和言論。它語言流暢,寫人記事真切、生動,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風格,鋪陳偉麗,叱咤雄豪,藝術上有很高成就,對后代文人的影響很大。 

  諷——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

 。ㄔO計說明:先引用“一鳴驚人”的成語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破題導入;然后請同學解題,老師補充,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概念。特別是對題目這個“兼語式短語”的破解,讓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產生“豁然開朗”之感。)

  二、理解內容,探究寫法。

  1.課文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語言現象:就是很多內容都與“三”有關,并還可以用“三   ”的二字短語概括大意,請同學們試著找找看。

 。ㄒ唬 課文中的“三”

  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橫生,采用了一種奇特的“三疊式結構”的寫法:

  鄒忌三問,妻、妾、客的三答;

  鄒忌解蔽的三思;

  入朝見威王的三比;

  齊威王鼓勵納諫的三賞;

  納賞后齊國的三變。

  (其它還有這樣的一些“三”:“朝、旦日、明日”;“孰視、自視、寢思”; 甚而情節結構上的“起因、經過、結果”……)

  這樣,在內容上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層層推進;在句式上整散結合,錯落有致,讀來瑯瑯上口。

  2.課文除了在“三”字上很有意味,在“比”字上也下足了工夫。請同學們說說文章中的“比”。

 。ǘ┱n文中的“比”

 、兕惐取⒂鞅取。ㄈ纾阂浴凹沂隆北取皣隆保核健⑽、求)

 、谠敱取⒙员取。ㄈ纾骸班u忌進諫”寫得詳;“臣民進諫”寫得略)

 、蹅缺取⒄取。ㄈ纾骸叭龁柸稹眰让姹;“三思”正面比)

  ④明比、暗比。ㄈ纾骸班u忌比美”是明比;“四國朝齊”是暗比)

  ……

  (設計說明:采用“一字經緯式”的教學方法,串起對課文內容的整體理解。這里,抓住了“三”、“比”兩個字,從寫法入手,促內容理解:通過“三”字的切入,必能拎起全文的內容理解;通過“比”字的深化,從而引出課文的寫法探究。課中“關鍵字”的使用,力圖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

  三、分析人物,拓展延伸。

  1.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鄒忌”這個人物形象。

  鄒忌:頭腦冷靜,善于思考;

  實事求是,緣事及理;

  忠于職守,足智多謀;

  善于辭令,勇于進諫……

  2.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齊王”這個人物形象。

  齊王:聞過則改,明智果斷;

  從諫如流,興利除蔽……

  3.補充相關材料,對比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ㄒ唬 三 人 成 虎

  龐恭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乎?”曰:“不信!薄岸搜允杏谢ⅲ跣藕?”曰:“不信!薄叭搜允杏谢,王信乎?”王曰:“寡人信之!饼嫻г唬骸胺蚴兄疅o虎,今邯鄲之去魏也遠于市,議臣者過三人,愿王察之。”龐恭從邯鄲反,竟不得見。

 。ㄟx自《戰國策•魏策二》)

  【譯文】

  龐恭(魏國臣子)陪同太子到邯鄲(趙國國度)去做人質,他對魏王說:“現在一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國王你相信嗎?”回答說:“不信。”“兩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國王你信嗎?”回答說:“不信!薄叭齻人說街市上有老虎,國王你信嗎?”國王說:“寡人相信!饼嫻дf:“實際上街市上沒有老虎,現在是邯鄲離魏國比街市遠,議論我的人不止三個人,希望國王您明察!保ê髞恚嫻暮惙祷兀K于還是不能被國王召見重用。

 。ǘ 螳 螂 捕 蟬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

  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

  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選自劉向《說苑•正諫》) 

  【譯文】

  吳王闔閭準備進攻楚國,告誡他身邊的大臣說:“膽敢向我進諫的人就處死。”他的侍從官中有個年輕人,想向吳王闔閭進諫,勸阻他不要進攻楚國,但是又不敢,就藏著子彈拿著彈弓來到吳王闔閭的后園走來走去,露水浸濕了他的衣服,象這樣經過了三個早晨。吳王闔閭說:“你來,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濕到這個地步!”那年輕的侍從官說:“園子里有棵樹,樹上有只知了,知了在高處鳴叫,它吸著露水,卻不知道螳螂在它后面;螳螂彎著身子,屈著前肢,想要逮住蟬,卻不知道有一只黃雀在他的旁邊;黃雀伸長了頭頸,想要啄螳螂,卻不知道拿著彈弓和子彈的人在他的下面。知了、螳螂、黃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顧它們身后的禍患。”

  吳王闔閭聽了說:“對!”于是停止了用兵。

  (設計說明:分析人物形象,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拓展延伸,則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四、說古談今,內化知識。

  1.請同學們說說你所知道的歷史上的“進諫”故事。

  2.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你怎樣給別人提出建議或者怎樣對待別人對自己的建議。

  3.贈記名言,師生共勉。

  銘記古人諫言,感悟現實生活: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

  ——(唐)魏征

 。ㄔO計說明:說歷史故事,讓學生之間實現知識資源共享,有利于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存,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談現實生活,主要是想增強學生在 “提出意見”和“接受意見”的感受和體會,引起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的注意和思考;在幫助學生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引出魏征的名言,讓他們銘記。)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小結知識要點。

  2.寫好學習心得。(參考題目:①說說《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三”

  ②談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比”

 、邸爸S諫”和“納諫”

  ④“諫臣”和“明君”

 、荨叭搜浴迸c“自信”

 、奕速F有“自知之明”

 、吒星橛H疏和認識事物的關系……)

  (設計說明:小結,是對課堂知識的一個回顧和復習,強調學生應該掌握的內容;而寫學習心得,則是對課堂知識的完善和深化,更進一步地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和主題思想的思考。)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課稿

  《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第十九課,屬第五單元(先秦史傳散文單元)的一篇課文,選自《戰國策.齊策》.下面我就按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設想,說教學程序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 說教材

 。ㄒ唬 教材的地位及課文特點

  本單元編寫了《燭之武退秦師》、《勾踐滅吳》、《觸龍說趙太后》、《鄒忌諷齊王納諫》、《秋水》等古典散文的名篇。這些文章語言生動形象,精僻而富有特色,故事情節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能很好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與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

  《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課文記敘了鄒忌諷齊王納諫,通過自已比美這件日常小事設喻,使齊王廣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鄒忌以自己與徐公比美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設喻,由已及君,以小見大,由家事到國事,道理由淺入深,具有極強的說服力,明確鄒忌勸說藝術,及齊王納諫而使得國勢強盛的意義,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

 。ǘ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要從一個中心出發,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圍繞一個范疇,學生的語文素養,”結合本單元持點,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

 、 掌據文中的重點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 了解《戰國策》的有關知識

  能力目標

 、 朗讀課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方言實詞的意義的能力。

 、 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分析力和較高的語言素養。

  方法目標

  學習敘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的藝術手法,理解諷喻說理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① 體會“諷諫”的妙處,認識除敝的歷史意義和今天借鑒的現實意義。

  (三)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總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特殊名式現象。把握文字詳略處理,諷喻說理的特點。

  (四) 教學難點

  體會鄒忌進諫的技巧

  二、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節課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ㄒ唬、朗讀法

  用以讀帶講的方式,使學生在朗讀中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并學習課文的語言藝術。

 。ǘ、討論點撥法

  從不同角度設疑,巧設疑,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發揮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決疑問,把握課文內涵。

 。ㄈ、情景激勵法、比較法、分析法、詮釋法、循序漸進法

  針對重、難點,把課文分為三部分,逐個層次分析,使學生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三、 說學法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式,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揮主使作用,激發學生質疑、辨疑的意識,學生學法重點應放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上,而整體把握課文時,可采用朗讀法,圈點勾畫法,討論法,問答法,分析法,比較、仿寫法等。 

  四、說教學設想

  根據新課程標準,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并嘗試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

  本課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學生自主活動。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遇有不通的地方,提出疑問,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合作探究,或查找資料、請教老師,以完成學習、能力目標。

  第二課時:師生交流探討。在課堂中,將課文的方法目標、能力目標及課文的重難點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引用典故,解題導入”、“理解內容,探究寫法”

  、“分析人物,拓展延伸”三個步驟展開教學,分別從內容、結構、寫法、思想意義等方面給予分析,在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下面是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引用典故,復習導入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可曾了解“一鳴驚人”這個成語的故事呢?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故事結果“百官荒廢,諸候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幕”。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

  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睆拇,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今天我們將要繼續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諷是指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

 。ㄔO計意圖:引用“一鳴驚人”的成語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破題導入,請同學們解題,老師補充,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概念。對題目的這個“兼語短語”的破解,讓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產生“豁然開朗”之感)

  第二步:自主研習,整體感知

  (一)學生朗讀課文,用圈點勾畫法找出文中采用奇特的“三疊式結構”手法來表達文中主要內容的關鍵語句。(鄒忌三問,妻、妾、客的三答;鄒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見威王的三比;齊威王納諫的三賞;納賞后齊國的三變。)

  在內容上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層層推進;在句式上整散結合,錯落有致,讀來瑯瑯上口。

  (二)課文中的“比”

 、兕惐、喻比(如:以“家事”比“國事”,私,畏,求)

  ② 詳比、略比(如:“鄒忌進諫”寫得詳;“臣民進諫”寫得略)

 、 側比、正比(如:“三問三答”側面比;“四國朝齊”是暗比)

 。ㄔO計說明:“一字經緯式”的教學方法,加深對課文理解由點及面,力圖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

  第三步:分析人物,互助探究,拓展遷移

 、 結合課文,分析鄒忌人物形象,并讓學生思考,鄒忌是如何向齊王納諫。

  ② 分析齊王這一人物形象。齊王納諫效果怎樣?臣民怎么進諫?

  ③ 總結,補充相關資料對比分析人物形象。

 、 請同學們談所了解到的歷史上的“進諫”故事。

  ⑤ 結合現實生活,談談應該怎樣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接受別人的意思。

 。ㄟ@一環節的設計:通過分析人物形象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開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并在拓展遷移中達到本課要達到的能力及方法目標。在互動中進往創作探究性學習。)

 。ㄈ┵浻浢,師生共勉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現實談自己的體會,引起他們對生活的思考,在幫助學生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基礎上,引用名言以加以共勉)

 。ㄋ模┱n堂小結,布置作業

  ①小結知識要點

 、诒痴b課文

 、 課外閱讀《觸龍說趙太后》比校觸龍與鄒忌的講話藝術

 。ㄔO計意圖:小結,是讓學生強化及復習課文內容,強化對重難點的消化,背誦課文是讓學生在背誦過程中學習本文寫作技巧和提高模仿能力。知識結構環環相接,通過比較,培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辨析能力。)

  六、板書設計

  妻    私:偏愛贊揚

  三問         三答       妾    畏:卑微畏怯         三賞      三變

  客   有求:逢迎敷衍

  三比    ①類比,喻比(以“家事”比“國事”)

 、谠敱、略比(“鄒忌進諫”寫得詳,“臣民進諫”寫得略)

 、蹅缺、正比(如“鄒忌比美”明比,“四國朝齊”是暗比)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除弊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2、了解《戰國策》這部國別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4、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反復誦讀中對文章的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悟

  2、本文記述了鄒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喻,諷勸齊王納諫除蔽的故事。如何較全面、正確地認識鄒忌這個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課時安排

  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睔v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 ——鄒忌。而這位以雄辯著稱的謀臣的諷諫之法更是令人叫絕。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解題

  1、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了文章內容地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2、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借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后,大為贊賞,封他為齊相。而當時的淳于髡(kūn)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出了關于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后,淳于髡對他的仆人說,看來這個人被破格重用的日子不遠了。時過一年,齊威王果然封鄒忌為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婬*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一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睆拇撕,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提一供有關《戰國策》與戰國的資料

  《戰國策》由于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后定名為《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四、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昳(ying)麗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窺(kuī)鏡

  期(jī)年 朝(cháo)于齊 間jian)進

 。ǘ┰僮x課文,讀清句讀。

  1、再讀課文:教師從讀音、語氣、句讀三個角度進行指導,讓學生根據課文下的注解,理解字義、詞義、句意。

  第一段記敘十分生動,讀時應注意表現人物的情態。

  第二段是鄒忌諷諫齊威王的話,頗能表現鄒忌的個性*特色*,讀時應注意以略帶詼諧的方式說出嚴肅的內容。

  第三段記敘納諫的舉措及結果,要讀得層次分明。重讀“面刺寡人之過”“上書”“謗譏于市朝”“門庭若市”“時時而間進”“無可進者”“皆朝于齊”等詞語。

  2、三讀課文:理清結構層次

  第一段:進諫的緣起。鄒忌與徐公比美,發覺受蒙蔽,從中體味出國君不易聽到直言的道理,并決定“入朝見威王”。

  第二段:進諫的內容。鄒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諷諭齊王,用自己的切身體會,以事設喻,啟發誘導齊威王省悟到納諫的必要性*。

  第三段:納諫的舉措及結果。齊威王接受鄒忌的勸告,立即頒布政令,懸賞求諫。齊威王納諫除蔽,政治清明,使齊國國勢強盛,威震諸侯。

  五、學生根據文下一注釋,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六、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依據注釋試譯全文,并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重點字詞。

  第二課時

  一、檢查學生課后學習情況,教師對本文教學重點予以強調

  (一)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鄒忌諷齊王納諫(諷:用委婉的語言暗示、勸告或指責。 諫:臣子向國君提出的意見。)

  能謗譏于市朝 (公開指出。謗,公開地指責,沒有貶義;譏,微言諷刺。注意區別:誹,背地里議論、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指責)

  上書諫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書、文件。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二)詞類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詞作狀語;服,名詞作動詞)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詞意動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面,名詞作狀語)

  4、聞寡人之耳者 (聞,動詞使動用法)

  (三)一詞多義

  1、修

  a、乃重修岳陽樓(興建,建造)

  b、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書(撰寫)

  d、鄒忌修八尺有余(長,高)

  2、朝

  a、相如每朝時常稱病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上朝)

  b、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朝拜)

  c、于是入朝見威王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朝廷)

  d、朝服衣冠《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早晨 (zhāo) )

  3、孰

  a、我與城北徐公孰美 (代詞,誰 )

  b、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同“熟”,仔細。)

  4、誠

  a、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確實,的確)

  b、帝感其誠 《列子愚公移山》 ( 誠心、誠意)

  c、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出師表》(確實、的確 )

  d、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曹軍必矣 《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表假設,如果、果真 )

  (四)古今異義

  1、今齊地方千里 (土地方圓)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國君旁邊的近臣)

  3、明日,徐公來。(古義,第二天。 今義,今天的下一天。)

  (五)句式

  1、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判斷句)

  2、忌不自信 (賓語前置)

  3、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省略句)

  4、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介詞結構后置句)

  5、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判斷句,兼介詞結構后置)

  6、王之蔽甚矣 (被動句)

  引導思考: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與“吾與徐公孰美?”兩個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確:兩個句子均為古漢語中的固定句式!芭c……孰”是由“孰與”演變而來,意義與“孰與”相同,都表比較。“孰”為疑問代詞,在疑問句中常前置,“孰與”即“與孰”。

  2、賓語前置句,在古漢語中常見。

  例如:彼不我恩也 《童區寄傳》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輸》 “之”助詞,賓語提前的標志

  唯余馬首是瞻 《馮婉貞》 構成“唯……是……”格式的賓語前置

  (六)注意一個成語

  門庭若市:形容來者之多。(注意與“門可羅雀”區別)

  二、品讀賞析

  1、鄒忌是由一件家庭瑣事聯想到國家政事的。這件家庭瑣事是什么?

  明確:鄒忌向他的妻、妾與客提出自己與徐公誰美的問題。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異,其妻、妾、客回答問題時的語氣有差別。有何不同?請從原文中找出并說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贊美、喜愛,愛戀之情溢于言表。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討好,口氣有點勉強(因其地位低下,與主人并沒有多少真情可言,但又不能不順從,說話比較拘謹,不敢越雷池一步)。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备星*色*彩是禮貌、尊重,口氣有點客氣,明顯的有奉承的意味。(可讓三位同學分角色*表演。)

  3、面對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贊美,鄒忌的態度如何?

  面對贊美,鄒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笨梢娻u忌很有自知之明。

  4、鄒忌是如何“諷”齊王的?

  鄒忌入朝后,并未單刀直入向威王進諫,而是以“閨房小事”談自己的體會,然后以類比的方式委婉進諫。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依據,推己及人。“王之蔽甚矣”一句,點明了進諫的主旨。猶如當頭一棒,一針見血,使其夢醒。鄒忌為何敢下這樣的結論?一是鄒忌曾任齊相,是國家的重臣,言不在私而益于公,所以他無所顧忌;二是以小見大,由自己的受蒙蔽推想到國君的受蒙蔽,這種現身說法的方式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5、諷諫的結果如何?

  齊威王接受了諫言,發布政令,廣開言路,懸賞納諫。始而“門庭若市”,繼爾“時時而間進”,最后“無可進者”,終于“戰勝于朝廷”。

  三、分析本文在說理以及記敘上的特點

  本文采用了“三疊法”,從頭至尾一直使用三層排比的手法寫作

  三問 :妻、妾、友 三答

  三比:妻私我 → 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 →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 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三賞:上賞 中賞 下賞

  三變:令初下 數月之后 期年之后

  排比與層遞,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形成一種奇特的篇章結構。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13

  江蘇省金湖中學    梁萬年

  學習要點:

  1、 掌握有關《戰國策》的文學常識;

  2、 能背誦全文;

  3、 重點掌握多義詞:朝、修、孰、誠、方、善、間、旦;

  4、 掌握文中的詞類活用、古今異議詞,及特殊句式;

  5、 理解本文設喻說理的特點。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 多義詞:

  朝:朝拜;朝廷;早上

  孰:誰;仔細;什么

  誠:誠心;確實;如果

  方:方圓;地方;正

  修:高;修理;修建

  善:善事;好的;擅長;好

  間:時候;間或;參與;夾雜

  旦:早晨;第二天;天天

  二、 古今異議:

  謗譏:指責——今:諷刺

  地方:土地方圓——今:處所

  明日:第二天——今:將要到來的下一天

  左右:身邊的人——今:表方位

  修:長、高——今:修理

  私:偏愛——今:自私

  諷:委婉規勸——今:誹謗

  三、 詞類活用:

  朝服衣冠:朝,名詞作狀語,早上

  面刺寡人之過者:面,名詞作狀語,當面

  暮寢而思:暮,名詞作狀語,晚上

  聞寡人之耳者:聞,使動用法,使…聽到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美

  朝服衣冠:服,名詞作動詞,穿戴

  四、 特殊句式:

  王之蔽甚矣。被動句,動詞“蔽”直接表被動

  忌不自信。賓語前置,否定句中,用代詞作賓語,往往前置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定語后置

  五、 設喻說理能變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淺顯,變復雜為簡單,變逆耳為順耳,委婉而有較強的說服力。提意見成功的條件:既有善于進諫的嘴巴,又要有善于納諫的耳朵。

  六、 奇異的“三”構

  本文的結構層次從頭到尾一直用三層排比的手法來寫。妻、妾、客是三層;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層;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的百姓是三層;上、中、下賞賜是三層;令初下、數月之后、期年之后是三層;鄒忌早上、旦日、明日是三層;鄒忌的思想轉變也是三層:自以為不如、有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全部事態的發展也是三層:鄒忌諷諫、齊王納諫、諸侯入朝。

  七、 比較閱讀:見《語文讀本·召公諫厲王弭謗》

  1、 厲王被放逐的原因是什么?

  2、 召公規勸厲王,他的觀點是什么?

  作者郵箱: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14

  22《鄒忌諷齊王納諫》學案

  教師寄語: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理解諷喻說理的特點。   

  3. 認識除蔽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

  1.《戰國策》   

  《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的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國策》《國事》等名稱,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全書共33篇。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戰國策》語言活潑流暢,粗中有細,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諷涑的謀臣鄒忌,任性頑固的貴族老婦人趙太后,追逐功名富貴的策士蘇秦。另外,還特別善于運用一些諷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戰國策》不愧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后世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2.解題 參照注釋⑴明確:鄒忌是齊國人名。諷:是諷諫的意思,即用暗示、比喻之類方法委婉地規勸。納是接受、采納。諫是臣子向國君提建議。全題合起來就是鄒忌委婉地規勸齊王采納臣民的意見。x kb 1.c o m

  3、讀準字音。  

  昳麗      朝服       衣冠      窺鏡       期年       朝于齊     間進 

  4. 實詞: 

 、 鄒忌修八尺有余(修:長,這里指身高)②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愛)③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誠:的確,確實)④ 面刺寡人之過者(刺:指責) 

  ⑤ 時時而間進(間:間或,斷斷續續地)⑥ 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 期年之后(期:滿一年) ⑧ 能謗譏于市朝(謗:公開指責別人的過失;譏:微言諷刺)(注:諷:微言勸諫) 

  3. 虛詞: 

  “于” 

 、 欲有求于我也(于:介詞,對)② 皆以美于徐公(于:介詞,比) 

 、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于:介詞,在)④ 皆朝于齊(于:到) 

  “而” 

 、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而:連詞,并且)②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而:表順接連詞,于是)③ 時時而間進(而:連詞,表修飾) 

  4. 詞類活用: 

  ① 名動:朝服衣冠(服:穿戴)② 名狀:朝服衣冠(朝:早晨)    暮寢而思之(暮:夜晚)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面:當面) 

  ③ 使動:聞寡人之耳者(聞:使…聽到)④ 意動:吾妻之美我者(美:認為…美) 

  5. 古今異義: 

  地方:  [今] 部分、區域、本地,跟“中央”相對的行政區劃。 

  [古] 兩個單音詞。地。土地,國土。方,方圓,縱橫。 

  6. 特殊句式: 

  省略句: 

 、 與(之)坐談(省賓語)② 問之(于)客曰(省介詞“于”) 

  判斷句: 

  ①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②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③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狀語后置:皆朝于齊(應為“皆于齊朝”) 

  被動句: 王之蔽甚矣。 

  賓語前置:  忌不自信(應為“忌不信自”) 

  固定格式: 孰與…”和“與…孰”疑問句經常用來比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成選擇疑問句中的一種,介詞“與”的賓語是用來作比較對象,句末的形容詞則是比較的標準。

  二、整體感知新 課 標第 一 網

  1文章開始沒有直接寫鄒忌諷勸齊王,寫的是由一件家庭瑣事,這件事是什么?

  2.反復思考,分析鄒忌“入朝見威王”是如何“諷”齊王的?

  3.諷諫結果如何?

  三、合作探究

  1.由于感情不同,鄒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問題時的口氣有所不同,注意揣摩各自的語氣所含的感情色彩。

  2.由于鄒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與心理不同,所以回答問題時語氣感情色彩有明顯差異。

  四、拓展延伸

  討論交流:鄒忌的勸諫技巧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什么啟示?

  提示:在現代信息社會中,口語交際的頻率很高,了解別人、推薦自己、談判求職、合作共事都需要較高的口語表達能力。所以鑒賞鄒忌的勸諫技巧,對提高我們適應社會交際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說別人時要不卑不亢。言語恰到好處——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自己尊嚴,是鄒忌給我們的啟示,也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

  五、課堂小結

  《鄒忌諷齊王納涑》對話精彩,結構精巧,鄒忌的睿智,齊威王的英明等等,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鄒忌的諷諫藝術,對于當代人際交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愿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正確評價自己,積極接受他人建議,善于向他人推銷自己。

  六、達標測試題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都正確的一組是                       (   )

  a.臣妾(qì)    昳麗(yǐ)    朝服衣冠(zhāo)

  b.孰與(shú)   弗如(fú )   皆朝(cháo)于齊

  c.窺鏡(kuì)   期年(qī)    數(shuò)月之后

  d.旦日(dàn)   暮寢(qīn)   時時而間(jiān)進

  2.下列加點詞用法與其他各項不同的一項是                  (   )

  a.吾孰與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 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

  3.找出下列與“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一項                   (   )

  a.君美甚        b.能謗譏于市朝

  c.甚矣,汝之不惠 d. 夫晉,何厭之有?

  4.對“今齊地方千里”一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

  a.現在齊國這個地方有數千里的土地

  b.現在齊國的土地方圓千里

  c.今天齊國這個地方有數千里的土地

  d.今天齊國土地方圓有千里之多

  5.下面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

  a.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是寡人之過也

  b.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徐公來,孰視之

  c.能謗譏于市朝              朝服衣冠

  d.雖欲言,無可進者           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

  6.填空

  ①《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          體的歷史著作《          》。“諷諫”的意思是                                    。

 、谖恼轮袑戉u忌從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啟發的句子:

  。威王采取納諫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                                   。

  7、請列舉兩個出自《戰國策》的成語。

  能力提高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習題。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關?”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關?”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關。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關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1.下列對鄒忌的贊美,語氣由輕到重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

 、倨淦拊唬骸熬郎酰旃文芗熬?”  ②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②③①

  2.對下列句子中涉及到的稱呼,歸類正確的一組是             (    )

 、倬郎,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③臣之妾畏臣  ④臣之妻私臣  ⑤王之蔽甚矣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②③/④

  c.①⑤/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鄒忌修八尺有余:身高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愛

  c.朝服衣冠:衣服          d.于是入朝見威王:朝廷

  4.對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俪贾陀星笥诔    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以告,則殺之       ④皆以美于徐公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5.句式與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忌不自信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又弗如遠甚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6.下列語言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妻子贊美于前,比較于后,發自內心,出自真情。

  b.“徐公何能及也!”——小妾急急回答,惟恐不能表白感情,似乎戰戰兢兢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薄蛷娜菅灾菜粕钏际鞈],實則阿諛逢迎。

  d.鄒忌問妻子用生活化的“我”,顯得親切而隨和,鄒忌問小妾與客,用書面語“吾”,顯得生硬,表現了一種倨傲。新 課 標 第 一 網

  7.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①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    )      ②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

  8.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2分)

  譯文:                                                      

  9.下列句中“/”表示朗讀時的停頓,其中讀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1分)

  a.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齊/地方千里            d.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10.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話題,但幼說方式各不相同,鄒忌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諸葛亮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受此啟發,綠茵中學的學生想建議李校長開設“校長信箱”,假如你是學生代表,見到李校長后,你將要說的話是:□□□□□□□□□□□□□□□□□□□□□□□□□□□□□□(不超過30個字)(3分0

  11.進諫難,需要勇氣和智慧;納諫也難,需要氣度和胸懷。甲段中鄒忌和齊威王,你更欣賞誰?請簡述理由。(4分)

  23《愚公移山》學案

  教師寄語:堅持意志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 ——伏爾泰

  學習目標:1、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內涵,培養文言文自讀能力。

  2、把握愚公這一人物形象,體會對比、襯托手法的表達效果。

  學習過程:一、文學常識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鄭國人,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散失,今本《列子》是東晉人搜集的有關古代資料編寫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時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

  2、文體:寓言這種體裁的特點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種比喻性的虛構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帶有諷喻或勸戒的意味。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提示句子停頓。

  示例:   懲/山北之塞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2、根據注釋提示,借助工具書,疏通文句,圈點勾畫難詞難句。

 。1)通假字

 。2)古今異義

 。3)一詞多義

 。4)詞類活用

  a.吾與汝畢力平險

  畢: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用盡。 險: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險峻的大山。

  b.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詞活用作狀語,用箕畚。

  (5)特殊句式

  a.甚矣,汝之不惠

  倒裝句(主謂倒置),謂語前置以突出感嘆語氣,即“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聰明了。

  b.告之于帝

  倒裝句(狀語后置),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情。

  c.帝感其誠

  被動句,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動。   

  三、問題探究

  1.愚公決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難?

  2、文章中兩個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叟”對舉,有什么深意?

  3、愚公移山的成功說明了什么?

  4、為什么用這個神話結尾?

  四、拓展延伸

  “愚公”精神在我們今天還有什么現實意義嗎?

  五、課堂小結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對寓言的理解要通過故事敘述了解故事所寄寓的深刻含義。而不要糾纏這個故事是否“真實”,神話故事是否與迷信有關,甚至用現代的眼光審視愚公的形象等。這些都與閱讀寓言的本義有違背的!  

  六、中考真題演練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愚公認為兩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錯誤的一項是( )

  a.有不可動搖的決心。 b.有無窮無盡的子孫。

  c.這兩座山不會再增高。 d.有操蛇之神的幫助。

  2.用科學的眼光看,愚公移走兩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結果由天帝派神搬走了兩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這樣寫,其目的是:( )

  a.宣揚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

  c.宣傳人定勝天,不必用科學,只須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進取、知難而退、不識時務的消極思想。

  3.對下面句子理解錯誤的一句是( )

  a.曾不若孀妻弱子: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b.雖我之死:雖然我死了。

  c.無隴斷焉:沒有山岡高地阻隔了。d.懼其不已也: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4.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填寫。)

  5.說明愚公駁倒智叟的一句是:

  6.結尾說上帝被愚公的“誠”感動了,這個“誠”指的是什么

  4、意在說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動驚天地、動鬼神,也反映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

  【中考真題演練】參考答案1.d 2.b 3.b 4.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河曲智叟亡以應。 6.指愚公移山的決心和實際行動。

  24《詩經》兩首學案

  設計人: 劉杏林

  教師寄語:力量從團結來,智慧從勞動來,行動從思想來。

  學習目標:1.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把握《詩經》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和章法的節奏特點。

  3、 正確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向往。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關雎》

  一、基礎知識

  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本來只稱《詩》,后來被儒家奉為經典,改稱《詩經》。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帮L”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人民大眾的口頭創作,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貴族統治集團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也反映了人們的勞動生產情況和愛情生活。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復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

  《關雎》是《風》之始也,也是《詩經》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說明對它評價很高!妒酚?外戚世家》曾經記述說:“《易》基乾坤,《詩》始《關雎》。《書》美厘降……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逼渎、情、文、義俱佳,足以為《風》之始,三百篇之冠。

  2、正音、釋詞。

  睢鳩(jū jiū)一種水鳥。

  窈窕(yǎo  tiǎo):文靜美好的樣子。

  逑(qiú):配偶。

  荇萊(xīng):一種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時。寐,睡時。

  筆(mào):挑選。

  3、誦讀指導。

  提示:第一章雎鳩和鳴于河之洲上,其興淑女配偶不亂,是君子的好匹配。這一章的佳處,在于舒緩平正之音,并以音調領起全篇,形成全詩的基調。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統攝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寫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憂思。聲調亦迫促,與前后平緩之音有別。第四章、第五章寫求而得之的喜悅。曰“友”,曰“樂”,用字自有輕重,深淺不同,應讀出興奮和快樂之情。

  二、整體感知

  1這首詩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2、它是如何抒發相思之情的?請具體分析。

  三、品讀全詩,探究藝術手法

  本詩寫男子的一片情思,卻以“關關雎鳩”開頭,這種表現手法叫什么?

  四、背誦并默寫全詩。

  第二課時《蒹葭》

  一、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要讀出凄迷之景,惆帳之情。

  2、給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

  蒹葭    伊人    溯洄    唏    湄    躋    坻    浚

  明確:jiān   jiā    yī   rén    sù  huí    xī    méi  jī   chí    sì

  3、結合注釋,譯讀全詩。

  詩歌重在吟誦、品味。在譯詩時,要運用聯想、想象,在頭腦中浮現此情此景。

  二、美讀全詩,重在鑒賞

  作品文字簡單,內容單純,但給予人們的美感卻非常豐富,能否用幾個詞來概括作品的美?

  三、比讀全詩,問題探究

  《關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愛情詩,但風格和表現手法相同嗎?

  四、課堂小結

  《詩經》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清水,開闊、豐盈、簡單、潔凈。這源泉處的草木,也跟淳樸的先民及其歌聲一樣簡樸優美。從詩經中走出的女子裊裊娜娜、款款盈盈游歷在平原秀野風和日麗中。癡情的少年千回百轉,卻找不到她的岸。讓我們于于凈凈與素心相通.吟誦這優美的文字,傳唱這古老的歌謠!

  五、達標測試題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雎鳩    (  ) (     )   窈窕(     )(     )  好逑(     )(      )

  寤寐(     )(      )   溯洄(     )(     )  坻(     )    荇菜(     )

  2、填空題。

  (1)       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詩經》的句式以四言為主。根據不同內容的表達需要,分別采用       、         、       的藝術手法。

 。3)統領《關雎》全篇的詩句是“                ,              ”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解說不當的一項是                    (   )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親愛”的意思,這里用作動詞,且表使動。

  d.“鐘鼓樂之” 的“樂”是“快樂”的意思,這里用作動詞,且表使動。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關雌》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采用的是“興”的手法。

  b.《蒹葭》“所謂伊人”的“伊人”,與《關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樣的人。

  c.《蒹葭》全詩不著一個思字、愁字,讀者卻可以體會到詩人那種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悵。

  d.《關雌》是《詩經》的第一首,選自《詩經 ? 周南》。

  能力提高

  1、誦讀這兩首詩,簡要說說它們各自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

  2、《詩經》的主要藝術表現手法有賦、比、興等,請思考:《關雎》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運用這種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蒹葭》這首詩歌中運用了景物描寫,請思考:這些景物描寫在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關雎》和《蒹葭》兩首詩歌大量運用了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充分表達了詩人細膩的思想感情,請從詩中找出一處,反復朗讀,并體會其作用。

  5、比較《關雌》和《蒹葭》在寫法上的異同。

  達標測試題參考答案:1、jū  jiū  yǎo   tiáo  hǎo  qiú   wù   mèi   sù   huí  chí  xìng   2、(1)《詩經》  305   風  雅  頌 (2)  賦  比   興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c.4、b

  能力提高

  1、《關雎》寫了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表達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之情。

  2、《關雎》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興”的藝術手法。如本詩開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它原是詩人借眼前景物發端的話,但水鳥和鳴,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和諧恩愛。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義上發生關聯。本詩的起興之妙正在于詩人情趣與自然景物渾然一體的契合,也即一直為人們所樂道的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3、景語情語。詩開篇便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凄清的畫面:一個晚秋的早晨,天色朦朧,籠罩在晨霧中的是一望無際的沾帶露珠的蘆葦。一條河流,蜿蜒而去。望遠處,是一塊小小的沙洲。這是一幅蕭瑟的晚秋晨光圖,烘托主人公凄惻的情感。

  詩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復的方式,反復詠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為霜”,露凝為霜,是拂曉時;二章“白露未唏”,太陽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陽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時間的晚秋晨光圖,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佇立遠望而始終不能見面的惆悵心情, 而主人公這種心情隨著晨光畫面的重疊,顯得越來越急切,越來越凄婉。這篇詩在藝術上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4、重章疊句的形式,即重復的幾章節,意義和字面只有少數的改變。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變動了十幾個字,不但寫出了蘆葦茂盛的狀態,愛情道路的曲折綿長,伊人雖近在咫尺,但又遙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過不斷重復的旋律,表現出詩人對愛情的執著追求,似乎有一種合唱、輪唱的味道。

  《關雎》中“關關”(疊字)形容鳥叫聲,“窈窕”(疊韻)表現淑女向美麗,“參差”(雙聲)描繪水草的犬態,“輾轉”(疊韻)刻畫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狀,既有和諧的聲音,又有生動的形象。

  《蒹葭》中的“蒼蒼”、“萋萋”、‘采采”(疊字)形容蘆葦茂盛的樣子,為下文“溯洄從之”、“溯游從之”作了輔墊,渲染了氣氛。)

  5、《關雌》著重于敘事,而《蒹葭》卻沒有明確的故事,《蒹葭》比《關雌》的情感韻味更濃郁些。在藝術手法上,《蒹葭》比《關雌》“興”的特點更加突出!拜筝纭薄八焙汀耙寥恕钡男蜗蠼幌噍x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境界。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15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自《戰國策·齊策一》這篇文章講述的是鄒忌諷齊王納諫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以供大家閱讀。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原文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孫叔敖為楚令尹,一國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慰問、吊唁)。孫叔敖正衣冠而見之,謂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謙虛的說法,意為擔任楚國的宰相),人盡來賀,子獨后吊,豈有說乎?”父曰:“有說。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患禍隱伏在那里)。”孫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聞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選自《賈誼集》)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題目

  11.下列句子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來吊

  C.一國吏民/皆來賀 D.今/齊地方/千里

  1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4分)

 、賹m婦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③孫叔敖為楚令尹 ④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也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贁翟轮,時時而間進。

 、谖灰迅叨脵嗾呔龕褐。

  14.鄒忌向齊王、“老父”向孫叔敖進言分別用了什么方法?在與人交往中,你更欣賞哪一種?請說說理由。(5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

  11.(D)

  12.①偏愛 ②實在、確實 ③擔任 ④離開

  13.①幾個月過后,不時有人偶爾來進諫。 ②地位高而獨攬大權的人,國君厭惡他。

  14.鄒忌運用設喻的方法進諫齊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動,讓對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觀點或意見。 “老父”運用從反面講道理(或直言不諱),向孫叔敖進言。直接陳述利害,可以產生“苦口良藥”的勸說效果。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16

  【導入新課】

  齊讀課文。

  【新課探究】

  一、分析閱讀第三段:

  1、本段中三個"下"字,各應怎樣理解?

  答:第一個是發布的意思,第二個是下等的意思,第三個也是發布的意思。"下"的用法還有:①向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②下面(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③落下(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④拍(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⑤下車(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⑥攻下(皆下之)。

  2、本段中兩個"上"的意思應怎樣理解?

  答:"受上賞"的"上"是上等的意思;"上書"的"上"是奉上呈上的意思。此外,上的用法還有:①上面(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②皇上(上以無隱,益重之)③天上(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3、"時時而間進"中"間"的意思是什么?它還有哪些用法?

  答:"問"的意思是間或、斷斷續續地;它的用法還有:①夾雜(中間力拉崩倒之聲)②參與(肉食者謀之,汝何間焉)③一會兒(扁鵲見蔡桓公,居有間)④時間(奉命于危難之間)。

  4、本段中包含一個成語,請找出來,然后用它造一個句子。

  答:"門庭若市",造句略。主要抓住形容進諫的人多這個意思。

  5、鄒忌勸諫齊王成功了嗎?

  答:成功了。

  6、齊王是否發揚了鄒忌的"自省"精神?他是怎樣做的?

  答:齊王發揚了鄒忌的"自省"精神,積極鼓勵大臣和百姓進諫,實行了開明政治。

  7、誦讀指導:"善"要讀出齊威王正的心悅誠服,音調要適當拉長。

  三賞:"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則是齊威王鼓勵納諫的三賞。要用中速讀出真誠、懇切之意。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句中的"此所渭"后要略作停頓。

  8、鄒忌諷諫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樣取得這樣的效果的?

  明確:王曰:"善"則是對鄒忌一席話的肯定和贊賞。這一字力有千鈞,鮮明地表明了齊威王的態度,集中地表達了"諷"的效果。由于鄒忌由小及大。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國事,用自己的切身體驗去規勸齊王;設喻巧妙,推認自然。入情入理,態度誠懇,所以齊王正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見。

  板書:小大

  家事國事

  9、第三段小結:本段寫齊王納諫,表現了齊王寬厚的胸懷。反過來,也說明了鄒忌的諷諫很有效。

  二、閱讀最后一段:

  1、"皆朝于齊"的"朝"是什么意思?前文中的三個"朝"字又如何講解?

  答:這個"朝"是朝見的意思。"朝服衣冠"的"朝"是早上的意思,讀zhāo;"于是入朝見威王"的"朝"和"能謗譏于市朝"的"朝"都是朝廷的意思。

  2、齊威王納諫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答:取得了"戰勝于朝廷"的效果。

  3、最后一段小結:這一段寫齊國的興盛,顯示了鄒忌諷諫齊王的巨大作用。

  4、提問:齊王是怎樣納諫的?臣民是么怎樣進諫的?齊王納諫的結果如何?

  明確:

  ①齊王下令按進諫的方式,分三等懸賞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滂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如此不計較提意見的方式和態度,這在封建社會是罕見的,也正是鄒忌敢于進諫的原因。

 、诔济襁M諫分三個階段,發生了三次變化。三變:"令初下,群臣進涑,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聞之;期牛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這三變生動地反映了這一重大舉措的正確性。

 、劢Y果是"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傊R威王接受了諫言,發布政令,廣開言路,懸賞納諫。始而"門庭若市",繼爾"時時而間進",最后"無可進者",終于"戰勝于朝廷"。其實,這些也正是鄒忌"諷"的間接效果。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 篇17

  程    志

  一、導語 

  唐朝名臣魏征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蔽赫髡翘铺诘囊幻骁R子,他敢觸龍顏,一針見血地指出皇帝的過失:唐太宗納諫如流,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圣君、賢臣,使唐朝的政治穩定,國泰民安。戰國時期的鄒忌也是齊威王的一面鏡子,而這位以雄辯著稱的謀臣諷諫之法更是令人叫絕。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風齊王納諫》。

  二、范讀課文,學生感知課文。

  三、自學指導

 。ㄒ唬┨峁┯嘘P《戰國策》與戰國的資料

  《戰國策》原名《國事》《短長》《事語》《長書》等,由于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后定名為《戰國策》,至于這部書的作者,已經不可考。它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17年(BC452年)到秦始皇31年(BC216年)共245年的歷史。全書共33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合一篇,中山一篇。

  戰國時代,七雄并立,兼并戰爭比春秋時代更為頻繁激烈,各諸侯王紛紛招攬謀士策士為自己出謀劃策,于是作為“士”的這一階層人物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活躍起來,有的主張連橫,有的主張合縱,所以,史稱這些人為策士或縱橫家,他們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張或斗爭策略,為某些統治集團服務,并且往往利用當時錯綜復雜的斗爭形勢游說諸侯采納!稇饑摺肪褪侵赜浭鲞@些策士們的言行的。

  《戰國策》語言活潑流暢,粗中有細,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諷諫的謀臣鄒忌,任性頑固的貴族老夫人趙太后,追逐功名富貴的策士蘇秦。另外,還特別善于運用一些諷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戰國策》不愧是先秦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ǘ┙忸}

  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了文章內容的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變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籍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王聽后,大為贊賞,封他為齊相。而當時的謀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了關于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后,淳于髡對他的仆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為成侯。鄒忌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后,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人治。

  四、閱讀課文,理解文意

  再讀課文,讀準句讀,理解文意

 。▽W生邊聽邊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記號,借助解釋、詞典自行解決)

  第一自然段

  誦讀指導

 。▽W生齊讀)

  此段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寫起,三問三答,非常精彩。他們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語氣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愛憐之情;其妾畏懼拘謹之情;其客的阿諛奉承之情都要讀出來。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吾孰與徐公美?”“我與徐公孰美?”三個問句,一問其妻,二問其妾,三問其客。要讀出鄒忌窺鏡后的自得又不自信!熬郎,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讀出融融的愛憐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妾之答,要讀出怯怯的拘謹之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讀出阿諛奉承之情。

 。ㄖ该晃粚W生讀第一自然段)

  文意簡析

  提問:此段所寫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明確:三問三答。

  提問:在妻、妾、客的三答中,鄒忌領悟到什么?用文中語句回答。

  明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此道理為諷諫齊王埋下了伏筆。

  第二自然段

  誦讀指導

  本段是鄒忌用現身說法、親身體驗諷勸齊王。讀來要娓娓動聽。如與人細語敘家常。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一一相對應,兩兩相比。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節奏感很強,讀時要注意。

 。2)“今齊/地/方千里”中的“地”是“土地”,“方”是“方圓”,因此在“今齊”之后一大停頓后,“地”“方”之間作小停頓。

  文意簡析:

  提問:請同學們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此段大意。

  明確:鄒忌以切身體驗通過三比諷勸齊王。

  第三、四自然段

  誦讀指導:

 。1)“善”要讀出齊威王的心悅誠服。

 。2)“此所謂/戰勝于朝廷”句中“此所謂”后要略作停頓。

  文意簡析:

  提問:第三、四自然段所寫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明確:寫齊王納諫的三賞,懸賞求諫之后的三變及取得的成果,即“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指名一學生讀三、四自然段,然后齊讀課文)

  資料顯示:

  三問

  緣起                       三答

  鄒忌進諫      內容:              三比

  結果                        三賞

  三變                                                                  

  (三)三讀課文,鑒賞課文

  (學生結合板書,齊讀課文,理解思路)

  小結:本文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入手寫起,依次敘述了進諫的緣起,進諫的內容,進諫的結果。進諫緣起于鄒忌的三問,妻、妾、客的三答。妻、妾、客異口同聲的贊美,使鄒忌“暮寢而思之”,悟出了為何“受弊”的道理。進諫的內容則是鄒忌因小見大,自容貌之微,推及朝廷大事,三比使齊王聽后連連叫好。而進諫的結果則是齊王欣然接受鄒忌的勸告,下令獎賞進諫的臣民,齊國也因此威名大振。

  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橫生,采用了一種奇特的三疊排比的結構:鄒忌三問,妻、妾、客的三答;鄒忌解弊的三思;入朝見威王的三比;齊威王鼓勵納諫的三賞,納諫后齊國的三變,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層層推進,句式整散錯落有致,讀來瑯瑯上口。

  (學生再讀課文,結合板書嘗試背誦)

  四、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鄒忌諷齊王納諫》

  教后記

  ◎程    志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一篇傳統課目,老師教起來較為得心應手,挖掘的深度,拓展的廣度都較為深廣,但對學生來說,永遠都是新的。因此,在分析課文的同時,還要抓住基礎性的東西,如字詞句等。此教案為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感知課文,整體把握,直到背誦。

  存在問題,學生誦讀時斷句不準,例如“今齊地方千里”中的“地方”不斷開,作為一個詞來讀。結合板書背誦時,許多學生強記背誦,不能理解中間的內容。

  表現較好的地方,學生讀課文較齊,學生概括文意時,有個別學生能順著老師的思路寫下去。

  師:前一堂課我們學習了《鄒忌諷齊王納諫》,現在我們再一次請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在讀課文前請同學們想一想該怎樣表現鄒忌和齊王的形象,相互間可討論。

  (學生分學習小組,相互小聲討論)

  師:請一組同學來讀一讀,演一演。其他同學注意聽,然后來評評。

  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師:誰來給他們的朗讀評一評?

  (學生舉手,老師點名)

  生:我們小組覺得楊涵濤讀得較好,鄒忌的語氣委婉誠懇,又不失嚴肅。

  師:他在委婉諷勸,嚴肅好嗎?

  生:他雖是委婉諷勸,但畢竟是談國家大事,應該嚴肅點。

  師:好,叢霄讀齊王讀得怎樣呢?

  生:叢霄讀得也很好,他讀得渾厚有氣勢,顯出一代君王的氣度。

  師:同學們說得太棒了,我要自嘆弗如了,(學生笑)現在請大家拿出課前查閱的資料,閱讀《召公諫厲王止謗》,比較齊威王和周厲王分別是怎樣的形象?

  (學生閱讀材料,相互討論交流)

  師:王積磊你說說你們組的意見。

  生:我們組認為齊威王勇于納諫,精神高尚,是明君;周厲王不聽逆耳之言,是昏君。

  師:很好,說得非常好,《納諫與止謗》這篇課文還給我們舉了其他帝王、臣子的例子,請同學們找出來,并給他們分分類。

  師:我們來看看大家是如何分類的,請小組回答。

  學生回答。學生是這樣分類的:

  帝王:唐太宗、齊威王、周厲王、楚懷王、商紂王

  臣子:魏征、鄒忌、召公、屈原、比干

  師:請同學們比較“臣子”的結果,“帝王”的最后結果以及國家的命運。

  學生分組討論,把帝王、臣子分為兩類,意見較為統一:唐太宗、齊威王是明君,國家被他們治理得很好;周厲王、楚懷王、商紂王全是昏君,在他們的統治下,百姓生活痛苦,他們有的還是亡國之君;魏征、鄒忌為一組,他們的意見被接納,得以善終;比干、屈原進諫不被接納,比干被挖心,屈原遭放逐,最后投江而死。

  老師充分肯定學生的回答后牽引出課堂討論問題:

  1、\"諫\"能否被接受,關鍵在于\"進諫人\"還是\"納諫人?\"

  2、\"納諫\"和\"止謗\"在古代不同的意義及作用十分明顯,那么在現今社會他們的益處和弊端分別是什么呢?

  學生認真思考問題,討論問題。教師下堂巡視,時不時加入學生的討論。

  師:大家都認真討論了,我們請兩個小組分別回答。

  (學生舉手,老師點名)

  生:\"諫\"能否被接受,關鍵還是在于\"納諫人\"。

  教師追問:如果話說得不好聽不被接受,責任在誰呢?

  生當然是帝王的責任,魏征不是經常讓唐太宗下不了臺嗎?

  師:好!好!第二題第五小組代表回答。

  生:納諫可以改進工作,提高效率,能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對四化進程起推動作用;止謗危害是貽誤工作,傷害同志,最后難免垮臺。

  教師追問:除書本上的你有自己的理解嗎?

  生:止謗肯定損害人民利益,不利于社會的發展。

  師:同學們剛才從大的方面談到\"納諫\"的益處,\"止謗\"的弊端,那么現在我們請同學聯系生活進一步來談談,并把自己的意見寫下來。

  教師出示話題:

  1、談談生活中納諫與止謗。

  2、如何對待別人的意見?

  學生寫作,老師巡視。

  學生完成寫作,相互交流相互評點。

  課堂教學的得與失

  司武琴

  集體研究式教學的主要內涵在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來到光華之后,我積極學習光華這一先進的教學理念。我想就《鄒忌諷齊王納諫》、《納諫與止謗》兩篇課文的合和教學談談我教學中的得與失.。  

  課堂教學中,鑒于學生已經掌握了文言基礎知識,我將教學重點落到了《納諫與止謗》上,主要就齊王、厲王對待\"諫\"的不同態度及由此引發的不同國家命運的比較來掌握納諫的好處,止謗的危害。

  教學時,我讓學生再一次讀一讀,演一演齊王、鄒忌,分析齊王、鄒忌的不同的形象。古代還有沒有君臣進諫納諫的事例呢?

  請學生閱讀《納諫與止謗》,學生閱讀興趣激發起來,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找出君臣事例并根據他們的不同態度,最后不同命運給他們分類,然后討論探究\"納諫\"與\"止謗\"的不同作用意義。追古思今,學生再次探究在現實生活中納諫的益處,止謗的弊端;談談應如何對待別人的意見。學生開始練筆寫作.接著就幾位寫作快的學生的習作展開了討論,師生共同評析。

  這堂課看起來節奏緊湊,我也有意識地讓學生多活動,學生活動也較為充分,但教學完成后,卻感到像缺少了點什么。

  集體研究式教學的基本特征是自主、問題、溝通。自主學習本身就應該讓學生以主人的身份去學習。教學時,我的思路十分清晰,學生也一直在我的引導下去學習,但我僅僅是請學生入我的甕,學生只是沿著我的思路來思考,思維受到了限制,沒有真正地自主。集體研究式教學問題的來源:教材、教師、學生。課堂預設的問題學生都解決了,但這些問題僅僅是我根據我的教材設計好的,可以說學生是在幫老師解決問題,我剝奪了學生提問的權力。成功的教學應該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產生問題、解決問題。我把一切都包辦了,正是因為我的包辦,學生只能就問題談問題,可昂完全沒有開放性,這堂單一的課限制了學生的溝通交流,更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拓展延伸也就顯得有些空乏。

  以上把我教學中的得與失記下,以便今后的教學中揚長避短。集體研究式教學這門學問是要我們仔細鉆研的。

  梅洪建  an li(網友來稿)

《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與能力訓練(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鄒忌諷齊王納諫》復習設計(精選17篇)

    一、復習目標: 1.重點掌握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實詞的詞義并做歸納。2.掌握文中出現的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理解文章巧妙設解說理的特點,明白虛心接受意見的好處。...

  • 《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認識除弊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2、了解《戰國策》這部國別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4、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 精選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戰國策》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2)掌握翻譯的要領和方法,能準確翻譯全文。(3)學習課文的結構藝術,體會鄒忌的諷諫藝術。...

  • 《鄒忌諷齊王納諫》(精選14篇)

    22 鄒忌諷齊王納諫一、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一)整體感知這是一篇短小精悍、邏輯思維較強,融基本知識、思想內容、現實借鑒為一體的優秀作品。文章選自《戰國策齊策》。...

  • 2023鄒忌諷齊王納諫語文教學設計(精選3篇)

    教學目標:1、學生結合注解,自行翻譯課文,提高學生閱讀淺顯的文言文的能力。2、培養學生上網查閱專題性資料的能力。3、培養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編劇本,自行導演的能力。...

  • 《鄒忌諷齊王納諫》 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進一步落實本文的字詞句,掌握易讀錯的字,理解重點字詞。2、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3、通過探討本文記敘的故事、人物形象等,整體把握課文內容。4、引導學生初步學會委婉勸說別人的能力。...

  • 《鄒忌諷齊王納諫》創新教學設計(精選16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創新教學設計一、設計理念教學過程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建立以探究、理解、親身實踐、分享與合作為特征的新型學習...

  •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思路(通用13篇)

    [設計意圖] 《鄒忌諷齊王納諫》篇幅短小,沒有什么特殊的文言現象,內容也容易把握,如按課文自然順序講解,則很難啟憤發悱。我抓住一個“思”字,貫通全文,分步設置障礙,以引發學生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課稿 2份(精選8篇)

    【教材分析】《鄒忌諷齊王納諫》是高中語文第一冊的第十九課,屬第五單元(先秦史傳散文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選自《戰國策齊策》。這篇課文所在單元的學習目標是:①重視誦讀和背誦;②掌握文言詞語的含義及其在課文中的用法;③理解課文...

  •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閱讀原文(精選13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自《戰國策齊策一》這篇文章講述的是鄒忌諷齊王納諫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以供大家閱讀。...

  •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繼續學習文言中一些實詞、虛詞的用法過程與方法:學習本文運用設喻講道理和表明見解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鄒忌勸說齊王納諫是愛國的表現。【教學重點】文中出現的句式和詞類活用現象。...

  •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精選(精選17篇)

    清華大學附屬中小學網校1.對“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諷”理解正確的是()a.從反面諷刺b.含蓄地嘲諷c.從正面說服d.委婉地規勸2.對下列加黑字注音和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朝服衣冠朝:cháo朝廷、朝堂b.時時而間進間:jiàn間或、偶然c.能謗...

  • 《我的空中樓閣》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我的空中樓閣》。它是人教版XX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講讀課文。一、大鋼要求及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中國當代詩歌散文的要求是整體把握散文的思想內容,體會思...

  • 《我的空中樓閣》教案(通用17篇)

    一、緊扣目標,自然引入,激發興趣!氨締卧哪繕耸锹犌宄驼f明白。上一次我們學習了〈穿云破霧上九天〉一文,大家積極發言,以記者采訪報道的形式,述說了我國首次載人航天試驗發射的現場情況,很多同學展示了自己的好口才。...

  •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實錄 2份(精選14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實錄◎孫茜[教學過程和方法]師:(板書“三人成虎”)同學們都知道“三人成虎”的成語嗎?生:不知道。師:戰國時代,各國相互攻伐,為了使大家都真正遵守信約,國家與國家之間通常將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

  • 高三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对白刺激国产在线 |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1区 | 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在线 | 国产三级 | 亚洲黄色av | 日韩欧美福利 | 女人毛片免费观看 |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2021免费观看国色天香 | 久久久6 | 女攻女尊调教总裁女总攻 | 97大神超碰在线中文字幕 | 日本高清有码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 丰满饥渴老妇人大黄毛片hd |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A片免费 精品久久一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秒开 |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 | 日本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传媒在线视频 | aaaaaaaaa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在线视频网站 | 国产a精品视频 | 凹凸世界第三季免费 | 日本五码在线 | 99精品成人无码A片观看 |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视频 | 日韩美女在线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馆 | 绯色av蜜臀av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 国产毛片aaa | 青青草天堂 | 欧美另类一二三四 | 日本熟妇色xxxxx日本免费看 | 国产精品69久久久久 | 国产久免费热视频在线观看 | 色135综合网 | 国产无人区二卡三卡四卡不见星空 | 东北露脸46熟妇ⅩⅩXX | avtom影院| 国产精品乱子伦X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