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點復習 多彩的消費
(2)求異心理。表現為“標新立異”。求異心理意在展示個性,可推動新工藝和新產品的發展,但展示個性要考慮社會認可。過分標新立異不值得提倡。
(3)攀比心理。表現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應該反對。
(4)求實心理。根據需要,講究實惠。是一種理智的消費。提倡求實消費心理主導下的消費。
(5)消費心理會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
5.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我們做理性的消費者,踐行正確的原則。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這種原則要求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
注:反對過度超前消費;過于緊縮消費會使人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也不利于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反對滯后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要盡量避免跟風隨大流,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綠色消費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
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
綠色消費要求,即5r:節約資源、減少污染;b、綠色生活、環保選購;c、重復利用、多次利用;d、分類回收、循環再生;e、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體現。對個人發展和國家、民族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艱苦奮斗作為一種精神財富,任何時候都應該發揚光大。
誤區點撥:
(1)物價越低,消費水平越高。
消費水平受收入水平和物價水平的制約。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條件下,物價降低有利于提高消費水平。但是如果物價持續下跌,出現過度的通貨緊縮現象,也會影響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限制社會需求的有效增長,導致經濟增長乏力,經濟增長率下降,從而最終影響消費水平的提高。其實,消費水平根本上是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的,而不是取決于物價水平。此外,家庭消費水平還與家庭人口數量有關。——般來說,在包括收入水平在內的其他所有因素都不變的情況下,消費品價格總水平提高,則家庭消費水平降低;消費品價格總水平下降,則家庭消費水平提高。
(2)家庭收入越多,消費水平越高。
①收入水平的高低對家庭消費有直接影響。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費水平也會相應提高。提高家庭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徑,就是增加收入。
②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家庭人口數量,也是影響家庭消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倘若物價持續走高,家庭供養人口增多,即使家庭收入增多,家庭消費水平也不一定會提高。
③從根本上說,家庭消費水平,受社會經濟水平的制約。要提高家庭消費水平,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
熱點追蹤
例1.江蘇省政府規定,從XX年2月1日起,本省農村居民持本人身份證明到指定銷售網點購買家電下鄉指定產品,可享受產品銷售價13%的財政資金補貼。這一舉措有利于(b)
①增加農民收入 ②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③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發展 ④抑制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