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做法”類題解題指導
4、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利益,是歷史發展的方向。我們了解百年滄桑中臺灣同胞的遭遇,知道有些同胞對兩岸關系有不同的看法,這就需要我們更有誠意、耐心地去溝通、化解。只要我們深入解決攸關人民利益的經濟議題和民生問題,本著以協商化解分歧,以合作取代對抗的精神,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結合材料指出,我國政府在處理兩岸關系方面是怎樣做到實事求是的?
①針對中國臺灣問題的具體情況,通過堅持與時俱進,解放思想,做到實事求是。例如知道有些同胞對兩岸關系有不同的看法,通過更有誠意、耐心地去溝通、化解。②通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實事求是。例如在解決中國臺灣問題的措施上,本著以協商化解分歧,以合作取代對抗的精神。③通過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國情出發,做到歷史的具體的統一,達到實事求是的目的。例如我們了解百年滄桑中臺灣同胞的遭遇,通過更有誠意、耐心地去溝通、化解。
5、XX年2月2日總理在英國倫敦劍橋大學發表了題為《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的演講。他引用了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的話,指出:“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么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要威脅社會穩定”。倡導“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企業家身上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結合材料,從哲學角度分析企業和企業家要承擔社會責任必須樹立怎樣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①要樹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正確價值觀。 ②要堅持集體主義價值取向,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國家利益的關系,把國家、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堅決反對個人主義和小團體主義。③要正確處理好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活動必須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發展,維護人民的利益。④要正視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提高自己素質,把為社會作貢獻放在首位,反對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2分)
6、材料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不斷克服挫折與困難,從“摸著石頭過河”到今天我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綜合國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面對經濟全球化趨勢,堅持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不僅增強了自己的經濟實力,也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運用唯物辯證法發展觀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二體現的道理。
①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要求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培養創新精神。從“摸著石頭過河”到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堅持改革創新的結果。②事物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看問題。我國堅持改革開放,積極利用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提高了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③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30年來,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迎來今天的巨大成就。
7、世界經濟發展表明,一國在工業化初期,都是農業支持工業。但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該以工補農,以增強發展持續性.30年改革開放成就巨大,但農業發展滯后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我國必須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的發展.說明我國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發展是如何堅持矛盾分析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