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輪復習經濟生活學案(第二課)
b、互補商品。如果兩種商品 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補商品。在有互補關系的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不僅使該商品的需求量 ,也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 ;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會引起另一種商品需求量隨之增加。
4、 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價值規律的作用):歸到一點就是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具體體現:① 。 ② 。 ③ 。
【專項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07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全國卷ⅰ24題)假定去年生產1克黃金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生產1克白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黃金。如果今年全社會生產黃金的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價格用白銀表示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2.(07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全國卷ⅱ第24題)假定生產一件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2小時,價值為40元。如果生產者a生產該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為1小時,那么,a在4小時內生產的使用價值總量,生產出的商品的交換價值總量和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分別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3.(07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天津卷25題)手機雖小,卻能折射出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20年前,手機稱“大哥大”,買一部要花2萬多元,相當于當時一個普通工薪者20年的收入。最近,小薇只用300多元便買了一部,僅相當于一個普通工薪者一周的收入。手機價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a.廠家數量增多使產品供應量增大
b.商家采用了薄利多銷的銷售策略
c.科技進步增加了商品的技術含量
d.勞動生產率提高使單位商品價值量減少
4.(07高考文科基礎廣東卷第3題)在同一時空條件下,生產同樣的商品,不同生產者有的賺錢有的賠錢,其根本原因在于
a.生產技術條件不同 b.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不同
c.出售產品的價格不同 d.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同
5.(07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寧夏卷12題) 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補品。如果市場上甲商品的價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條件不變時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