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第七框 資本主義發展的趨勢
[教法設計]
1、學生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自由平等"等問題又有不少模糊認識,現實生活又存在著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給教學增加了難度。在講解"不可調和的矛盾"時,可以結合現實生活的實際,選擇有時代氣息的有說服力的事例,比如美國總統大選的起伏跌落,書上的插圖等豐富的材料,做到有理有據,使人信服。
2、可以采用討論法,例舉法,自主學習法、問題教學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討論:假設你是一個織布廠的老板,現在根據客戶和市場的要求你必須生產一批彩色棉布。請問:你需要什么原材料?為此,你必須和哪些企業打交道?(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作為織布廠的老板,要生產布匹,需要棉紗、織布機器、電力、水利等能源,染色、的機器等。為此必須要和紡紗廠、發電廠、自來水廠、印染廠等一系列企業配合,否則生產就不能順利進行。
這表明,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發生了新的變化,分工越來越細密。這節課來認識一下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水平,預測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
預習題:閱讀p28正文段、小字材料及p29第一、二正文段,思考: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為什么?
講解新課
三、資本主義發展的趨勢(板書)
1、生產的社會化(板書)
提問:美國波音公司的b-747巨型飛機是由美國、英國等6個國家的120所大學、1500家大企業、15000家中小企業、20多萬人協作生產的。這說明了什么?(資本主義生產已經社會化了)p29
提問:請同學們舉出幾個你所知道的產品的生產是由多個企業、多個國家共同完成的事例。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生產的社會化客觀上要求全社會對生產實行統一管理。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卻屬于資本家私人所有,生產當然難以完全按照社會發展的要求進行。
2、不可調和的矛盾(板書)
1) 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板書) p29
生產社會化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2) 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板書)
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p29第二段)
在當代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但這是以資本家更多地榨取了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為前提的。
提問:國家的本質是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回答:在階級社會里,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這是國家的本質。(p30) 資本主義國家始終是資產階級統治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工具。
鞏固題1:閱讀p29第三正文段及p29-30小字材料,思考:p30"議一議"。(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工人生活的任何改善,同資本家靠榨取工人血汗聚斂起來的巨大財富相比總是微不足道的。)
鞏固題2:閱讀p29”名言“,本材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被雇傭、受剝削的地位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