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社會歷史的主體
11.2 社會歷史的主體
一、自主探究
1、讀一讀:明確學習目標,通讀教材93—95頁。
【課程標準及內容】
領悟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認同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價值標準,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理解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的基礎;運用社會基本矛盾理論,分析說明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能力:通過對社會歷史的主體理論的學習,明確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形成自覺堅持用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看待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堅持群眾立場,堅持群眾路線,自覺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培養尊重勞動、熱愛人民的情感。
2、填一填:
(1)唯物史觀強調社會歷史首先是 , 。
(2)人民群眾是指 。
(3)人民群眾是 的創造者,是 的創造者,是
的決定力量。
(4)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是
。
(5)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