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社會歷史的主體
a.黨的群眾路線完成了從實踐到認識的飛躍
b.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最終目的是增強黨的政治優勢
c.人民群眾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的主體
d.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三)辨析題
9.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鄧小平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辨析: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劇中人”,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劇作者”。
(四)材料題
10.材料一 受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一些礦產地企業和地方政府不放過難得的發展機遇,于是,超限開采,亂開亂采,置安全和生態保護于腦后的高密度開采,超負荷經營,是目前采掘業事故頻發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XX年2月,國務院決定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升格為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同時專設總局管理的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提高監察的權威性,強化煤礦安全檢查執法。 XX年1月9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的決定》開始實施。1月13日,《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開始施行。5月21日,《煤炭生產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方法》開始實施。
綜合材料,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論證群眾利益高于一切。
四、走進生活
黨的xx屆六中全會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試說明上述材料體現的哲學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