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與經濟制度
1.公有制為主體
(1)公有制經濟的地位:﹍﹍﹍﹍﹍﹍﹍﹍(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表現: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如何理解?公有資產占優勢,不僅是指量上的,更要注重質的提高。)
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 拓寬加深:
(1)如何理解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國有經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一是指控制國民經濟命脈,
二是指對大企業和大企業集團控股或參股以發揮作用,
三是指做那些非國有企業不能做或不能讓他們做的事情,
四是指保證社會再生產的進行和國民經濟的社會主義性質和發展方向。
同時要強調國有經濟的控制力,不僅要有數量上優勢,更要注意質的提高。國家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競爭力得到增強,在這個前提下,即使國有經濟比重減小一些,也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不會削弱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
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部門、關鍵部門和關鍵領域必須居支配地位,這樣才能控制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從而體現國有經濟的“關鍵性作用”.
(2)“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區別:含義不同;表現形式
聯系: 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居主導地位是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重要表現,即要使公有制經濟處于主體地位,必須使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只有使國有大中型起支柱作用,才能壯大國有經濟,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2)公有制經濟的構成:國有、集體、兩個成分
國有經濟-----定義,地位,作用
集體經濟----定義,地位,形式,作用
(3)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a.相關文件表述:
《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
“積極推行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具體實現形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股份制是所有制的一種實現形式,既不姓“社”,也不姓“資”。
同一性質的所有制在不同企業可以有不同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如國有企業可以國營,可以承包經營,也可以通過租賃、參股、合資等方式經營。
不同性質的所有制在不同企業可以采取同一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如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和私有制企業,都可以采取獨資經營、參股、控股經營,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請思考:所有制與所有制實現形式的關系?
b.實現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資本聯合+勞動聯合);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理解:股份制
股份制的性質:如果國家、集體控股,企業具有明顯的公有性。
實行股份制的意義: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理解:股份合作制
a、含義:是組織形式上的混合所有制和基本性質上的集體經濟形式。
b、特點:股份合作制企業,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新的企業組織形式。從企業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的角度來看,它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兩者的一些共同特點。它既實行勞動聯合,又實行資本聯合;既實行按勞分配,又實行按資分配。它和原有單一的集體企業最大的不同是:投資主體的多元化。過去的集體企業,投資主體只能是集體。現在的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投資主體,既有集體,又有個人。所以,股份合作制企業也是一種混合所有制企業。(識記:股份合作制從企業組織形式上看:它是一種混合所有制企業形式,從其基本性質來看,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集體經濟的一種新的組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