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與經濟制度
?思考: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會不會改變公有制的性質?
答:對于股份制,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不能籠統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關鍵看控股權掌握在誰手中。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如果國家和集體控股,就具有明顯的公有性,有利于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壯大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力量。
所以,讓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是不會改變公有制的性質。
2.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非主體
(1)我國現階段的非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形式
第一:構成:包括 、 、 。
第二:地位:: 。 (注意不要理解為社會主義經濟的組成部分))
第三:作用:38-39頁
▲注意:對外資經濟的理解
——“外資”不能僅僅理解為外國資本,還應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內地的投資。
——外資經濟與生活中人們常說的“三資”企業(經濟)在內容上有區別,三資經濟大于外資經濟。
三資經濟包括: 、 、 。
(2)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 、 、 。
(3)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
區別:涵義 地位 范圍
聯系(統一性):
①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混合所有制經濟)
②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鞏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3.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必要性和意義)p38
(1)根本依據:
(2)具體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