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四單元 第二節 山岳的形成 教學設計
【板書】二、山岳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指導讀書】閱讀教材p82思考:
1.山岳對交通運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一般情況下,山岳地區的交通運輸線主要以什么方式為主,為什么?
3.山岳地區的交通運輸線路的選取原則?為了達到線路的技術要求,在山岳地區修建公路和鐵路應注意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
1.對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交通運輸線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響較大
2.一般情況下,山岳地區的交通運輸線主要以公路為主,而后才是鐵路。 因為在山岳地區修建交通運輸干線,不僅成本高,難度也比較大。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難度,在山岳地區,人們通常優先建造成本較低、難度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鐵路。
3.地勢相對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 為了達到線路的技術要求,在山岳地區修建公路和鐵路往往需要迂回前進。
【課堂小結】略。
【思考題】
1.在斷層處修建水庫,大型工廠行不行?(不行,容易滑坡) 2.北京地址平面圖上,從古到今,為什么總是缺一個西北角? (北京城從建城以來,西北角的建筑物屢建屢塌,經調查,這段城墻可能是在一個活動的短裂帶上,由于地殼變形,在斷層上面的建筑物自然要受到影響,緩慢地拉開,結果不是發生位移,就是斷裂傾倒,所以北京西北角總是補不起來。) 【課后作業】教材p82活動【板書設計】
第二節 山岳的形成
一、褶皺山、斷塊山、火山 1.褶皺山 ①概念:巖層彎曲變形(連續性變形)
②形態:背斜和向斜
③褶皺形成過程:
④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與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⑤背斜與向斜的比較: 2.斷層山──巖層變位(不連續的變形)(注意與褶皺比較)
斷 層
成因
地形
圖示 3.火山 ①玄武巖高原和火山聯系與區別 ②組成:火山口和火山錐 ③規模:大小不一 二、山岳對交通運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