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二單元 第二節 氣壓帶和風帶
(引導學生分析、理解亞洲的季風氣候)生: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冬季亞洲大陸氣溫低形成亞洲高壓,太平洋北部形成阿留申低壓。夏季亞洲大陸氣溫高形成亞洲低壓,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壓。生:東亞地區——冬季,東亞盛行來自內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前緣的偏北風,低溫干燥,風力強勁;夏季,東亞盛行來自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北部的偏南風,高溫、濕潤和多雨。生:以我國的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分為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生: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生: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生: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隨著太陽直射點移動到北半球,東南信風會越過赤道進入北半球,并向右偏轉成西南季風,影響大致位于北緯10°至北回歸線之間的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帶來豐富的降水。冬季在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亞洲高壓和赤道低壓之間存在較強的氣壓梯度,給本地帶來干燥的東北季風。師:剛才大家分析得很準確。在南北緯 25°~35°大陸東岸,即北美洲美國的東南部、南美洲的東南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也有類似于東亞亞熱帶季風氣候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成因也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請大家在地圖上找出來。(同時動畫演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的分布區生:(指認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的分布)師:我們了解了大陸東西兩岸的氣候類型。想想看,中緯度大陸中部的氣候會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響呢?生:大陸中部遠離海洋,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全年降水稀少;陸地的熱容量小,夏季升溫快,冬季降溫快,冬夏溫差大。師:正確。這就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距海洋近一些的地方降水稍多,植被以草原為主,是溫帶草原氣候;深居大陸內部的地區,降水更少,植被不表現為荒漠,是溫帶沙漠氣候。緯度較高的亞歐大陸北部和北美大陸北部分布有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嚴寒,夏季溫暖,氣溫年較差大,全年降水較少,但因蒸發弱,仍為濕潤地帶。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也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也請大家在地圖上找出來。(同時動畫演示)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分布區生:(指認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分布)師:極地地帶該會是怎樣的氣候呢?生:冬季酷寒,全年氣溫低,降水稀少,夏季短促。 師:極地氣候可分為兩種,即苔原氣候和冰原氣候。請大家在地圖上找出來。(同時動畫演示)極地氣候的分布區生:(指認極地氣候的分布)小結:剛才我們主要探討了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知道:在單一的氣壓帶或風帶的控制下形成的氣候有三種: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受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影響而形成的氣候類型有三種: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地中海氣候。要特別注意:除南極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氣候類型只有地中海氣候。我們也分析了其他因素形成的氣候類型。下面請大家做一些鞏固練習。練習:填表
氣候類型
特 點
分 布
成 因
熱帶雨林氣候所處緯度最低,終年受________控制
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冬季受___________控制
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受___________控制
熱帶草原氣候夏半年受___________控制,冬半年受___________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