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全球性大氣環流
〔總結〕
亞洲東部季風
我國西南與南亞一帶
相同點
成因都涉及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風向都是夏季由海洋吹向陸地,比較濕潤,冬季相反
不同點
成因
只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
成因還涉及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風向不同
偏南風(夏)偏北風(冬)
西南季風(夏)東北季風(冬)
風力強弱
冬季風強于夏季風
夏季風強于冬季風
板書設計:2.4全球性大氣環流
2.4全球性大氣環流
〔總結〕
亞洲東部季風
我國西南與南亞一帶
相同點
成因都涉及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風向都是夏季由海洋吹向陸地,比較濕潤,冬季相反
不同點
成因
只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
成因還涉及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風向不同
偏南風(夏)偏北風(冬)
西南季風(夏)東北季風(冬)
風力強弱
冬季風強于夏季風
夏季風強于冬季風
板書設計:2.4全球性大氣環流
[教學目標]1.理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2.掌握各氣壓帶風帶的位置和特性。3.理解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的成因與規律。4.理解大氣環流的作用。[教學重點]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規律。[教學難點]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的基本形式。2.理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各氣壓帶、風帶的分布。3.理解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是形成季風環流的最重要的原因。...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三圈環流的形成;理解氣壓帶、風帶的形成,了解其分布規律;理解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及季風環流的形成。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閱讀原理示意圖的能力,通過閱讀形象直觀的圖像,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并由此...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三圈環流的形成;理解氣壓帶、風帶的形成,了解其分布規律;理解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及季風環流的形成。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閱讀原理示意圖的能力,通過閱讀形象直觀的圖像,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并由此...
第二中學地理公開課教案 授課人: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 掌握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業指向類型;2. 理解工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趨勢;3.分析理解環境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過程與方法工業區位分析注重多要...
【學習目標】1、了解水圈的組成及主要的水體類型。2、運用示意圖,說明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3、理解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增強水資源的保護意識。...
第七節 土 壤 學案 ●教學目標 1.了解土壤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土壤與農業生產的關系;土壤的四個組成部分及其作用。 2.理解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質屬性;土壤的形成過程;生物對土壤形成的作用;人類活動對成土過程的影響。...
學習目標:1.讀圖說出地球的各個圈層名稱。2.閱讀材料和相應的圖表,概括地球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的結構及相應的特點。教學重點、難點:1.了解地球的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結構,并能概括出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一、學習目標與任務1.學習目標描述(1)知識目標結合福州實例,了解環境問題的表現以及環境問題的全球性和地域性(如城市、鄉村;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了解環境問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人類生存的嚴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