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一、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 2、初步學會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及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操作技能。能力培養 1、通過物質的量濃度及其溶液配制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及探究能力。2、通過探究物質的量濃度配制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思想情感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用數學的思想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二、重點、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的理解;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技能及有關計算。三、教學方法 探究式教學法、并進式實驗教學法。四、教學過程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出示三瓶物質的量濃度不同的cuso4溶液。【提問】桌上的三瓶藍色溶液可能是什么溶液?【組織探究】溶液的顏色深淺的原因【提問】什么是溶質的質量分數?【小結投影】500)this.style.width=500;" align=baseline border=0>【觀察后回答】可能是cuso4溶液。【探究結論】因為它們的質量分數不同,質量分數大的,顏色深;質量分數小的,顏色淺。【回答】溶質的質量分數是以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之比來表示的。【回憶、思考】創設情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質量分數概念。 復習舊知識為掌握新知識作鋪墊。 【引入探究】我們在許多場合,取用液體時,一般并不稱取它的質量,而是量取它的體積;物質間反應時又是按照一定物質的量進行的。因此,用質量分數并不方便,需要引入新的物理量──物質的量濃度。 【板書】三、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一)物質的量濃度1.概念【引導探究】(1)單位體積溶液不是單位體積溶劑,也不是1 000 g溶液。
(2)溶質b的物質的量不是溶質質量。
(3)所表示的溶質與溶液并不是實際的數值,而是兩者的相對比值。
(4)取出某溶液的任意體積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保持不變。
(5)物質的量濃度的符號為cb 。
【投影練習(見右),組織學生討論,完成】 閱讀課本。關鍵詞劃出。【結論】以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質量。【探究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完成練習】[練習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1 mol nacl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
b.將2 mol kcl溶于適量水中,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 mol/l。
c.將3 mol cuso4溶于1 000 g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3 mol/l。
d.將4 mol naoh溶于適量水中,配成1000 g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4 mol/l。
e.在5 00 ml 5 mol/l na2co3 溶液中取出100 ml,則取出溶液的濃度為1 mol/l。 引入物質的量濃度概念 通過討論、練習鞏固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板書】2.表達式500)this.style.width=500;" align=baseline border=0>
【強調】(1)單位:(mol/l) (2)溶液的體積單位常用l.(3)與質量分數的區別與聯系(見右表) 【電腦投影練習,組織學生討論,探究出計算方法】【集體探究完成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