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單元測試
d.體現了權力互相制衡的原則
34.“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始設軍機房于隆宗門內”這說明軍機處設置的最初目的是( )
a.適應軍事的需要 b.加強中央集權
c.剝奪朝中大將兵權 d.鞏固皇權
35.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封建政治制度進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適應
d.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
36.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播出之后,人們認識了清朝官吏劉墉。但是,有歷史學家認為這個電視劇名犯了錯誤,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
a.劉墉不是駝背,所以不能稱為“劉羅鍋”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時已經被廢除,所以稱“宰相劉羅鍋”會誤導觀眾
c.劉墉既不是駝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劇名錯誤
d.他沒有理由,只不過是嘩眾取寵
37.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是我國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哪些舉措是為了分割相權
(1)秦設御史大夫 (2)唐設三省六部 (3)北宋設參知政事 (4)清設議政王大臣會議
a.(1)(2) b.(1)(3) c.(2)(3) d.(2)(4)
38.明朝極大地強化了君主專制,其中,在中央采取的重大行政措施有①確立三省六部制②廢除丞相③設置內閣④增設軍機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9.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
a.奠定了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維護了封建國家的長期統一和民族融合
c.確保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統治
d.皇權暴政極易造成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停滯
40.“依樣葫蘆畫不難,葫蘆變化有千端。畫成依樣舊葫蘆,要把葫蘆仔細看。”是清代一位軍機大臣對工作的描述。它說明軍機大臣的職能主要是
a.與皇帝“共治國事” b.根據皇帝的旨意擬發諭旨
c.“事無不總”,負責執行政令 d.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共計40分)
4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 :“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帝方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
──《明史 職官志》
材料二:機務及用兵皆軍機大臣承旨,天子無日不與(軍機)大臣相見,無論宦寺(宦官)不得參,即承旨諸臣(軍機大臣)亦只供傳達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也。
──《清史稿·軍機大臣年序表》
依據上述材料回答:
(1)明清兩朝皇帝是怎樣處理國家政事的?(6分)
(2)明朝的殿閣大學士與清朝的軍機大臣有什么相同之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