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新政
【課程標準】
列舉新政的主要內容、認識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探討其在資本主義自我調整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羅斯福當選總統的背景,培養學生“時勢造英雄”的唯物史觀。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新政”的措施對促進社會生產力恢復的作用,培養學生運用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辯證關系的唯物史觀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通過對“實干家羅斯福”的學習以及對“新政”的措施、效果的分析,培養學生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根據教材、教師提供的相關史料及自己已有的知識,找出問題,進行推理、分析,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并進一步學會使用比較法(如胡佛與羅斯福,自由放任與新政等)、閱讀法(教材、史料、圖片等)、討論法(你怎樣評價羅斯福新政?)、想象法等方法學習探究有關問題。
作業:要求學生收集羅斯福及“新政”的相關史料;對羅斯福及“新政”進行評述。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羅斯福這一歷史偉人的進一步學習,培養學生直面人生、直面社會,樂觀豁達,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使學生從身殘志堅的羅斯福總統對美國發展做出偉大貢獻的經歷中吸取精神力量,培養學生力爭做一個有益于社會、推動社會進步的人;培養學生對遠大理想的追求永不放棄的優秀品質。
通過對“新政”的學習,明白它雖然是以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為前提的,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也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但“新政”革命對促進美國社會生產力的恢復、發展、對穩定美國資本主義秩序、避免美國直接走上法西斯化道路以及后來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其他國家的推廣和發展等諸多方面,對美國、對資本主義世界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辯證的看待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科學態度。
【重難點突破】
重點:實干家羅斯福 、“新政”革命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難點:對“新政”革命的評價。
教學過程
導入:復習上節內容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原因、特點及影響)
情景置換
我來競選美國總統。
(面對經濟危機籠罩下的美國,說說你的競選綱領。)
胡佛:最好的經濟是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預經濟的政府。
羅斯福:如果競選成功,我保證將為美國人民實行新政!
我們來投票。
1933年羅斯福當選總統
一、 實干家羅斯福 (“獅子”和“狐貍”)
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年)美國第32屆總統,任期xx年零39天(1933--1945年)。他是美國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統。被公認為“二十世紀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二、施行新政 (1933-1939年)
1.定義:new deal, 羅斯福在1933年上臺以后,為挽救危機中的美國經濟,在金融、農業、工業、社會救濟、公共工程等領域進行的一些列調整與改革措施。
2.階段:
第一階段:1933~1935年初,著重調整與復興經濟
第二階段:1935年~1939年,著重改革
實施救濟貫穿新政全過程
3.新政的主要內容
【探究活動】根據教材內容,填寫表格。
措 施 內 容 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