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羅斯福新政》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列舉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認識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探討其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通過對羅斯福新政內容和作用的探討、歸納與概括,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和實現以古鑒今的教育功能。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通過角色扮演,體驗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以人為本、關注現實、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同時學習羅斯福迎難而上、戰勝困難的精神。
教學重點: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教學難點:探討羅斯福新政對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調整產生的作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相關圖文資料
教學方法:以“自主感悟、互動創新”教學模式為主,輔以其它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介紹羅斯福生平,當選總統過程,思考羅斯福新政是在什么歷史背景下出臺新政的?
一、新政背景
(一)胡佛反危機失敗
1. 銀行倒閉
2.企業破產
3.農產品價格猛跌
4.失業人數激增
5.法西斯勢力趁機抬頭
(二)羅斯福當選總統
二、新政內容
1、整頓金融
2、復興工業
3、調整農業
4、社會救濟
內容 具體措施 結果與影響
整頓金融 《緊急銀行法》停業整頓;放棄金本位制;管制證券業 恢復銀行信用,金融體系正常運轉,為工農業生產的恢復提供了前提保證
復興工業 《全國工業復興法》制定包括工資、工時及集體合同權利條款的行業公平競爭法規 穩定產品價格,減少生產的盲目性和無序競爭
調整農業 《農業調整法》農業調整署;減耕;調整農產品結構 提高農產品價格,擺脫農業危機,緩和農民的斗爭
社會福利 發放緊急救濟金,“以工代賑”,興建公共工程 增加就業,刺激消費,穩定社會
三、新政實質
在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社會生活的干預。
(史料)部分資本家在報紙上連篇咒罵羅斯福 是“向富人敲竹杠”,說羅斯福天天都吃“烤百萬富翁”
在關于《社會保障法》的聽證會上,有人高喊“這個法案是從《共產黨宣言》第18頁逐字逐句抄來的”
甚至有人建議美國聯邦調查局調查一下羅斯福是不是美國共產黨的秘密黨員
雖然最高法院的確宣布很多新政法令違憲,但是,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運用。
“在美國,從來沒有哪一個人比我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私人企業、私有財產和私人利潤有著更堅強的信仰”
四、新政影響
1、使美國渡過經濟危機
2、避免美國在危機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3、開始出現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本課小結:
羅斯福新政使美國擺脫了經濟危機,緩和了社會矛盾,挽救了民主制度,是美國歷史上也是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是資本主義國家面對危機,自我調整,干預經濟的一個成功案例,這種在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前提下加強對經濟的全面干預,形成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這對以后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引起了戰后資本主義世界一系列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