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新政
局限性:只是制度內部的改革,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危機。
通過對羅斯福個人及其改革的了解,你發現他具有什么樣的可貴精神?對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有何啟示?
身殘志堅、愛國救民、樂觀自信、改革創新。
綜合探究
有人認為:“20世紀有兩位偉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羅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現代資本主義國家;一位是鄧小平,在一定徹底上挽救了現代社會主義國家。”思考:這兩次改革有什么相似之處?給了我們帶來了什么啟示?
提示:這段話從社會發展的角度,高度評價了這兩位政治家。他們面對危機,為各自為政的國家開辟了新的發展道路。羅斯福在大危機使經濟蕭條、社會動蕩的背景下實行國家干預政策;鄧小平在極“左”思潮帶來動亂,把中國經濟推向崩潰的邊緣的情況下,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
啟示:(1)任何國家要向前發展,必須依據國情進行改革,只有改革才有生命力。
(2)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發展的手段,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
(3)面對社會危機,應當指定出可以使經濟持續發展的戰略。
(4)生產力的持續發展是社會文明演進的根本推動力。
課后探究
人們對于羅斯福新政時期政治、經濟方面的措施頗為熟悉,但新政的一些附帶措施如對國家環境和資源的保護等,其實施雖對美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延續至今,然而它們卻鮮為人知。運用網絡、書籍等資源調查這些措施對今天的美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我國也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災害不僅給國家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而且越來越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如何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走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從羅斯福新政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借鑒和啟示?據此撰寫一份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