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單元測試
31-35:abaab 36-40:bcbbb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共計40分)
41.(1)明清皇帝都是親自處理軍國大事,內閣和軍機處沒有固定的職權,沒有下屬機構, 只是起到顧問作用。(6分)
(2)內閣大學士和軍機大臣都充當皇帝的侍從顧問,協助皇帝草擬圣旨,并傳達給有關部門執行,不能參與決策。(4)
(3)明清皇帝獨斷軍國大政,形成絕對君主專制,國家安危和人民的禍福,完全寄托在皇帝一個人身上。皇帝決策具有個人獨斷和隨意性的特點,難免出現失誤,極大地阻礙了社會進步,使中華民族多災多難。(8)
42.(1)協助皇帝,助理萬機;(2)
(2)a.在廢太子、封侯等政務上與漢景帝旨意相左;b.梁孝王的挑撥和誣陷;c.君權與相權的沖突,打擊相權以加強君主專制;(4)(任意2點即可)
(3)a.主管軍事;b.主管司法。(2)
(4) 被封條侯是繼承其父爵位;被封車騎將軍是因為軍功;(2)
(5) a.選官由注重血統向注重才能轉化;b.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2)
(6) 委百司商量,宰相籌劃。(2)
(7)唐太宗認為應由宰相協助管理全國事務,這樣可以減少決策失誤;明太祖認為丞相多小人,易專權亂政,所以罷相,設五府六部分理事務;(4)
(8)罷相,設五府六部分理事務;(2)
(9)沒有矛盾,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維護自身的王朝統治。唐太宗用相,是為減少決策失誤,最根本的意圖是為統治長久;明太祖罷相,以防小人亂政,同樣是為江山穩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