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 漸進的制度創新教案
2、漸進性。英國制度的發展變化都是徐緩漸進式的,英國君主立憲制在17世紀末形成,以后逐漸發展完善,實現了全面的民主化。
3、創新性。如內閣本是國王召集的咨詢行政機構,革命后內閣作為國王的私人會議的成分減弱,內閣逐漸獨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責任內閣制。
(三)結課
以設計問題的形式結課。
投影問題:一位英國的憲法權威人士曾說:“上下兩院如果作出決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決書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簽字。” 這句話說明了英王的什么地位?結合17世紀有關史實扼要說明英王地位的變化。
參考:(1)說明了英王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沒有實權,處于“統而不治”的地
位。
(2)資產階級革命前,英王實行封建專制統治,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革命后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總結:可見,英國政治發展的歷史,就是國家權力由英王移轉于議會,議會政治、政黨政治不斷發展,內閣制逐漸形成,民主范圍不斷擴大,具有英國特色的代議制度逐步形成與確立。它為美國、法國、德國等后起的國家的民主政治體制的建立提供了范本。
板書設計:
第8課漸進的制度創新
一、從《大憲章》到《權利法案》
(政治權力:國王 議會)
1、《大憲章》
2、《權利法案》
標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個人統治 集體統治
人治 法治
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行政能力:國王 內閣)
1、內閣制
1721年,沃爾波爾擔任英國第一首相
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物集體負責
2、兩黨制
三、代議制下的民主化趨勢
1、1832年議會改革
2、普選權的發展
四、英國政治制度發展的特點
1、連續性
2、漸進性
3、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