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曲折發展》課堂導學設計
文化大革命
1.教師簡要敘述文革的原因,出示文革期間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遭受劫難的材料。
2.教師通過1953年-1976年國民經濟生產總值曲線圖,帶領學生回顧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歷程,體會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歷程的特點。
2.學生評價總路線。
大躍進運動
1.學生閱讀材料,評價農業大躍進。
2.學生觀看視頻,評價工業大躍進。
人民公社
1.學生閱讀材料體會人民公社的特點。
2.學生閱讀材料,回答人民公社的后果和后果出現的原因。
北戴河會議
1.學生體會“八字方針”,理解它是正確調整。
2.學生閱讀材料,體會十年探索時期的成就。
文化大革命
1.學生閱讀材料,體會文化大革命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影響。
2.學生觀察1953-1976年國民經濟生產總值曲線圖,體會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曲折發展的特點.
通過各種形式的材料,還原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以便使學生更理性地評價事件。
學生感性出發,做出理性思考。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小結: 3.教師引導學生小組談論,從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這20多年的歷程中,我們得到了哪些經驗教訓。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76年文革結束,我國經濟建設是在成功與失敗的交替中不斷前進的。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是今天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借鑒和反思。文革后,我們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又有哪些探索和創新呢,我們下節課接著學習。
3.學生小組討論,得出經驗教訓.
討論合作
激發興趣
歸納總結
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