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單元測試
----吳于 、齊世榮《世界史》
材料三 中央委員會認為:俄國革命的國際形勢(德國海軍中的起義,這是世界社會主義革命在全歐洲增長的最高表現;其次,帝國主義者為扼殺俄國革命而媾和的威脅)和軍事形勢(俄國資產階級和克倫斯基之流已經明確的決定把彼得格勒讓給德國人),無產階級政黨在蘇維埃中獲得了多數,再加上農民起義和人民轉而信任我們的黨(莫斯科的選舉),以及第二次科爾尼洛夫叛亂顯然已在準備(軍隊撤出)調往彼得格勒、哥薩克包圍明斯克等等----這一切把武裝起義提到日程上來了。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關于武裝起義的決議(1917年10月23日)
試結合材料內容及所學知識簡要評述俄國布爾什維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過渡中策略的變化。(要求:內容應包括革命形勢、革命策略、結果。限200字)
22、閱讀下列材料
記者進一步直率的問(榮毅仁):“消滅剝削,廢除資本主義制度,對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榮毅仁答道:“對于我,失去的是我個人的一些剝削所得,它比起國家第一個五年的投資總額是多少渺小,得到的卻是一個人人富裕、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對于我,失去的是剝削階級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為勞動人民的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和信任,而這是金錢所買不到的。”
----《凱歌行進時期》
請回答:
(1)上述材料的背景是什么時期?
(2)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是如何認識榮毅仁所代表的階級的?據此采取了什么政策?
(3)榮毅仁的得失之論說明了什么?
三、問答題
23、馬克思說:“公社真正秘密在于: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恩格斯說:“你想知道無產階級專政是什么樣子嗎?請看看巴黎公社吧。這就是無產階級專政。”試結合巴黎公社革命的有關史實論述馬克思和恩格斯觀點的正確性。
24、列寧說:“向社會主義過渡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式,這要取決于國內是大資本主義經濟占優勢還是小資產階級資本主義經濟占優勢。”“既然我們還不能實現從小生產到社會主義的直接過渡,……所以我們應該利用資本主義(特別是要把它納入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作為小生產和社會主義之間的中間環節,作為提高生產力的手段、途徑、方式和方法。”
回答以下問題:
(1) 在列寧的領導下,蘇俄在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問題上進行了哪些探索?說明其效果。
(2)斯大林時期的經濟政策與列寧的探索有什么不同?造成什么后果?
(3)我國是在什么背景下,如何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結果怎樣?對此你有什么認識?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