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伏爾泰對英國政體的評論導學案
8、英國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掀起了一次次要求議會改革的運動,產生這種要求的根源是:c
a、國王權力受到限制 b、無產階級力量的壯大
c、工業革命的發展 d、內閣制的發展
9、1689年《權利法案》確立了:b
a、王權的至高無上 b、議會主權 c、兩黨制度 d、內閣責任
10、“光榮革命”后,英國承擔實際行政職責的機構是:d
a、國王 b、議會 c、首相 d、內閣
11、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對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說:“總統先生……我從不為議會所困擾,但我事事都得與我的內閣商量并獲得內閣的支持。”這段話主要反映了英國政治體制的哪一方面:b
a、君主立憲制 b、責任內閣制 c、兩黨制 d、代議制民主
12、英國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更多參政權和選舉權是通過:c
a、1688年光榮革命 b、1689年《權利法案》
c、1832年議會改革 d、19世紀中期的憲章運動
13、《驢象之爭》反映的實質問題是:d
a、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在選舉中互相斗爭
b、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在選舉中相互妥協
c、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比喻為驢子和大象
d、民主黨和共和黨操縱美國的政治選舉
14、1796年9月,華盛頓在他的《告別演說》中,一再告誡“那些領導政府的人們,要謹慎行事,在行使權力時把自己限制在各自憲法的范圍內……”華盛頓的用意是強調:b
a、中央集權原則 b、分權制衡原則 c、自由平等原則 d、司法獨立原則
15、18世紀后期,北美大陸上確立的新體制主要是依據:c
a、《獨立宣言》 b、兩黨制的運行機制 c、1787年憲法 d、伏爾泰的學說
16、麥迪遜曾說:“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外來的或內在的控制了。”根據這一想法,1787年憲法體現了哪些原則?c
①中央集權原則 ②分權制衡原則 ③聯邦制原則 ④民主原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以下對美國三權分立的理解錯誤的是:c
a、國會、總統、最高法院分別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b、每個部門都能通過某種方式牽制其他部門,以防止任何部門濫用權力
c、總統的權力最大,受到的制約最小 d、基本原則是分權與制衡
18、最能體現1787年美國憲法民主性特征的條文是:b
a、三權分立 b、總統、議員由人民選舉產生
c、共和政體 d、議會內演說、辯論、議事自由
19、在美國,“總統可以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國會可以三分之二的多數通過總統所否決的法律”。這體現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