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伏爾泰對英國政體的評論導學案
23、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定,總統:
①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 ②和內閣部長共同向議會負責 ③無權解散眾議院 ④有權任命內閣部長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4、英國責任內閣制形成的前提:
a、《權利法案》的公布 b、沃波爾擔任內閣首相
c、兩黨制逐漸形成 d、英國的議會改革
25、三權分立學說的進步意義在于:
a、立法、司法、行政相互獨立、互相監督
b、宣揚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
c、有利于防止權力的過分集中和暴政的出現 d、為馬克思主義提供了理論來源
26、馬克思說:“在美國歷史上和人類歷史上,林肯必將與華盛頓齊名。”馬克思的評價是因為林肯政府:
a、鞏固了北方工業資產階級的統治 b、滿足了人們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
c、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d、取消了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和民族壓迫
27、1919年建立的“魏瑪共和國”是一個“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國”。意思是:
a、人民只享受到一點資產階級民主自由權利
b、舊帝國的軍官重新回到部隊 c、沒有社會主義者參加
d、國會議員大多反對民主制度,對自由民主制度的認識沒有在多數德國人心中扎根
28、英國歷史上的《大憲章》的頒行對英國歷史發展的重要的歷史意義是:
a、加強了英國的中央集權制度 b、確立了國王的權利至高無上
c、給王權設定了界限,推動了英國民主制的發展 d、確立了議會主權
29、在1832年的英國議會改革中,首次獲得進入議會權利的是:
a、金融資產階級 b、工業資產階級 c、商業資產階級 d、新興地主
30、參加1787年制憲會議的核心人物麥迪遜說:“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征服了;如果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外來或內在的控制了。”這段話的意圖是:
a、美國不需要建立統一的政府 b、政府權力不能夠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國應建立開明君主制國家 d、采取相應措施來防止獨裁政府的出現
31、美國第14條修正案規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實施限制合眾國公民的特權或豁免權的任何法律。”此項規定的實質意義在于:
①肯定了聯邦法律的至上性 ②以法律條文規定了國家統一 ③防止國家出現嚴重的分裂 ④保證了美國的政治統一與穩定,成為美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政治前提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2、在美國的政治生活中,兩黨選舉異常激烈,但沒有造成政局不穩,主要原因是:
a、兩者的根本利益一致 b、美國法制健全
c、兩黨相互牽制 d、民主制度充分發展
33、伏爾泰在《以英國人的口吻》中寫道:“一個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國王,有無限的權力做好事,卻無力為非作歹,……一邊是貴族重臣,一邊是城市代表,與國君共分立法之權”。所反映的的政治體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