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工人運動的艱辛歷程
3、巴黎公社政權的性質。它是無產階級的政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通過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特別是資產階級的反動而引發人民起義、當選的公社委員、革命的措施等,我們可以看出它的這一性質。
4、巴黎公社的失敗。巴黎公社剛建立,逃亡的梯也爾就開始反撲,并得到了德國俾斯麥的支持,5月21日,反動軍隊從巴黎的圣克魯門攻入市區,“五月流血周”開始。5月27日,最后一批戰士在拉雪茲神甫公墓前的一堵墻前全部就義。28日,巴黎全部給反動軍隊占領,巴黎公社革命結束。
5、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19世紀70年代,不論是生產力水平(這一時期仍是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期,其發展水平還沒有成熟到足以廢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還是無產階級的政治威信,都還未達到社會主義革命的程度;公社缺乏統一的革命政黨的領導,沒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也沒有前人的可供借鑒的經驗。
(人教版)公社沒有接管法蘭西銀行,也沒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聯系,更沒能發動廣大農民。臨時政府利用法蘭西銀行的財政支持,積極調動軍隊,向巴黎公社發動了瘋狂進攻。
(大象版)公社未能憑借強大的實力,一舉殲滅賣國的資產階級政府,而是忙于公社的選舉,給反動派以喘息之機;也沒有及時堅決地鎮壓巴黎城內的反動勢力。
6、巴黎公社革命的意義。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它打碎了舊的國家機器,建立了無產階級自己的統治,其經驗是寶貴的,教訓是深刻的。其原則永存,精神不朽。
(岳麓版)巴黎無產階級的英勇斗爭和革命首創精神,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進步人士樹立了光輝典范。
(人教版)巴黎公社的革命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它的經驗教訓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寶貴財富。公社戰士同強大的敵人戰斗時表現出的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將永垂史冊。
(大象版)巴黎公社的先烈們為全人類的解放事業所作出的偉大貢獻永遠不會被人忘記。
第二國際
1、第二國際成立的背景。
⑴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國際工人運動的再次高漲(影響最大的是,1886年美國芝加哥工人為爭取八小時工作日而舉行的全國大罷工。)是第二國際成立的階級基礎;
⑵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完善以及廣泛傳播,是其思想基礎;
⑶各國工人階級政黨和組織紛紛建立,是其組織基礎。
⑷1883年,馬克思與世長辭,同時一些改良主義、無政府主義等思潮泛濫。如何把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引上馬克思主義軌道迫在眉睫。
2、第二國際的成立、重要決議、組織形式。
1889年7月14日,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巴黎召開,標志著第二國際的成立。
第二國際主要討論工人階級的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的問題。通過了每年慶!拔逡粐H勞動節”等重要決議。
第二國際組織松散,不是各國黨的上級組織,各國工人階級政黨是獨立自主的。這與第一國際有很大區別。
3、修正主義的泛濫與第二國際的解散。
第二國際從建立之日起,內部就存在著各種派別之間的斗爭。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修正主義思潮開始泛濫。德國的伯恩施坦是其代表,他指出,馬克思主義不能解決當代的重大問題,它已經“過時”,應予以“修正”。以俄國的列寧、德國的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為首的左派進行了反對修正主義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