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 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學案
(3)與布雷頓森林體系相比, 1976年成立的牙買加體系最主要特點是什么?它在二戰后產生的最大的影響是什么?
(4) 匯率制度變化從固定走向浮動甚至無序,反映出怎樣的歷史發 展趨勢?
1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比重(%)
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1937年41.412.59634.81948年56.411.74.34.12.11.5材料二 美國的進出口貿易情況表(單位:億美元) 年代1950年1960年1970年1973年與日 本的貿易+2.5+2.0—1 5.9一1 9.4與西歐國家的貿易+2.0+ 10.7—5.8—17.8注:+為順差,一為逆差 ——《當代世界經濟概論》 材料三 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外匯儲備比重變化表(%) 年代1937i94519601971 1972資本主義世界100100100100100美國46.474.631.29.77.6日本6.1——3.212.412.3西歐共同體各國————26.53029.6——《當代世界史資料選輯》(第二分冊) 材料四 20世紀70年代初,在日本、西歐崛起的同時,美國經濟實力相對削弱,無力承擔穩定美元的責任,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相繼兩次宣布美元貶值。各國紛紛放棄本國貨幣與美元的固定匯率,采取浮動匯率制。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歐洲各國的許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岳麓書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ⅱ》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戰后初期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及表現。
(2)結合“二戰’’后的史實,扼要指出美國是怎樣獲得這個經濟地位的?
(3)材料四中所述史實說明了什么?根據材料一、二、三指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高考真題再現】 一、選擇題 1、(xx年廣東卷b)24. 20世紀60年代后期,布雷頓森林體系出現危機,美國一度出動軍用飛機緊急空運黃金供應倫敦黃金市場,美國的黃金儲備因此遭受損失。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 a.維持美元價格 b.賺取更多英鎊 c.支持浮動匯率 d.制造金融混亂 2、(遼寧文綜)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占領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國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圖將日本建成冷戰的前哨陣地。這一政策轉變 a.成為日本長期推行仇視中國政策的開端 b.促使美國承認美日平等伙伴關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 d.標志著冷戰在亞洲全面展開 3、(xx年天津文綜)右圖所示國際機構成立的初衷是 a.實現“凱恩斯計劃” b.致力于戰后的歐洲經濟復興 c.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 d.為成員國提供短期貸款和技術援助 4、(xx年廣東單科)關于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確的是 a貿易保護主義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出現繁榮局 c美國的經濟實力受到嚴重削弱 d英美蘇中等大國間的合作仍在維持 5、(寧夏文綜)xx年是美國憲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勝利90周年和中國抗日戰爭爆發70周年。下列各項中,xx年為其簽訂60周年紀念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是 a.布雷頓森林協定 b.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c.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 d.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二、非選擇題 6、(xx年江蘇卷)(8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就積極謀求世界經濟霸權。戰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則是其具體表現之一。該體系雖然于上世紀70年代初崩潰,但美國憑借其實力在國際貨幣格局中仍占主導地位。 請回答: (1)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該體系是如何設定匯率機制的?這一機制對美國有何特殊意義?(6分)